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 安全性研究(1)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传统多次皮下注射法与胰岛素泵注射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的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前30 min、午餐后2 h、晚餐前30 min、晚餐后2 h、睡前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8,15.478;P=0.000,0.000)。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3,P=0.032)。结论 胰岛素泵注射方法對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的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降低均优于胰岛素传统皮下注射。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泵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073-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若能对患者实施胰岛素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和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1]。目前,比较常见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包括胰岛素泵入以及皮下注射两种方法[2-3]。该文2016年1—12月对胰岛素泵入和皮下注射治疗70例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参照WHO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的治疗。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4.42±5.81)岁;病程1~11年,平均(5.69±1.77)年。实验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6~78岁,平均(64.38±5.76)岁;病程1~10年,平均(5.64±1.7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肝硬化、低血糖、胰腺炎、急性肝炎、肾炎、溶血性黄疸和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等胰岛素禁忌证;②血糖不能持续监控者,治疗与随访缺乏耐心者,隐瞒病情者,精神异常影响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空腹、午晚餐前30 min、三餐后2 h及睡前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针头吸取胰岛素,而后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注射。注意注射后15~30 min必须进食,注射部位在腹部,避开瘢痕、腹线、妊娠纹、胰岛素注射硬结、脐周2 cm以内、腰带位置等,多在脐周2~10 cm处,注意要经常轮换注射位置。实验组患者空腹、午晚餐前30 min、三餐后2 h及睡前给予胰岛素泵注射,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注射注射部位也是腹部,避开瘢痕、腹线、妊娠纹、胰岛素注射硬结、脐周2 cm以内、腰带位置等,多在脐周2~10 cm处,注意要3~5 d轮换1次注射位置,新的注射部位和原来的位置至少应距离2~3 cm。两组患者均需全天7次对血糖的监测,并根据血糖的变化适当的调整剂量,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如适当运动、饮食控制等等。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血糖值变化。②观察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情况以及胰岛素的用量:具体血糖达标标准为空腹血糖要小于7.0 mmol/L,餐后2 h的血糖要小于10 mmol/L,餐前30 min血糖要小于6.0 mmol/L。③观察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低血糖为患者的血糖≤3.5 mmol/L。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在胰岛素治疗前,两组患者7个时间点监测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4.3%,而实验组为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3,P<0.05),见表3。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胰岛素泵注射和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但胰岛素泵注射明显优于胰岛素传统皮下注射[3-4]。如果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不仅很难真正与人体胰岛素分泌节律相接近,达不到理想效果,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身心痛苦与不便。胰岛素泵是一种能够很好地模拟人体胰岛素正常生理分泌的智能系统,其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对正常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模式进行模拟,并对胰岛素输注进行控制不仅不需要每天多次注射,避免了注射部位肌肉萎缩的发生[5],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能有效、准确的遵医嘱调节泵入胰岛素剂量,血糖可在稳定、缓和的状态下下降,而不是短时间内地下降,可维持血浆胰岛素水平在稳定范围。, http://www.100md.com(陈碧真 林婉蓉 张巧卿)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泵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073-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若能对患者实施胰岛素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和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1]。目前,比较常见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包括胰岛素泵入以及皮下注射两种方法[2-3]。该文2016年1—12月对胰岛素泵入和皮下注射治疗70例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参照WHO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的治疗。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4.42±5.81)岁;病程1~11年,平均(5.69±1.77)年。实验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6~78岁,平均(64.38±5.76)岁;病程1~10年,平均(5.64±1.7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肝硬化、低血糖、胰腺炎、急性肝炎、肾炎、溶血性黄疸和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等胰岛素禁忌证;②血糖不能持续监控者,治疗与随访缺乏耐心者,隐瞒病情者,精神异常影响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空腹、午晚餐前30 min、三餐后2 h及睡前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针头吸取胰岛素,而后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注射。注意注射后15~30 min必须进食,注射部位在腹部,避开瘢痕、腹线、妊娠纹、胰岛素注射硬结、脐周2 cm以内、腰带位置等,多在脐周2~10 cm处,注意要经常轮换注射位置。实验组患者空腹、午晚餐前30 min、三餐后2 h及睡前给予胰岛素泵注射,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注射注射部位也是腹部,避开瘢痕、腹线、妊娠纹、胰岛素注射硬结、脐周2 cm以内、腰带位置等,多在脐周2~10 cm处,注意要3~5 d轮换1次注射位置,新的注射部位和原来的位置至少应距离2~3 cm。两组患者均需全天7次对血糖的监测,并根据血糖的变化适当的调整剂量,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如适当运动、饮食控制等等。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血糖值变化。②观察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情况以及胰岛素的用量:具体血糖达标标准为空腹血糖要小于7.0 mmol/L,餐后2 h的血糖要小于10 mmol/L,餐前30 min血糖要小于6.0 mmol/L。③观察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低血糖为患者的血糖≤3.5 mmol/L。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在胰岛素治疗前,两组患者7个时间点监测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4.3%,而实验组为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3,P<0.05),见表3。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胰岛素泵注射和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但胰岛素泵注射明显优于胰岛素传统皮下注射[3-4]。如果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不仅很难真正与人体胰岛素分泌节律相接近,达不到理想效果,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身心痛苦与不便。胰岛素泵是一种能够很好地模拟人体胰岛素正常生理分泌的智能系统,其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对正常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模式进行模拟,并对胰岛素输注进行控制不仅不需要每天多次注射,避免了注射部位肌肉萎缩的发生[5],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能有效、准确的遵医嘱调节泵入胰岛素剂量,血糖可在稳定、缓和的状态下下降,而不是短时间内地下降,可维持血浆胰岛素水平在稳定范围。, http://www.100md.com(陈碧真 林婉蓉 张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