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分值,血糖,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方法,2结果,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对比,2两组干预前后SDS,SAS分值对比,3两组ESCA,DQOL分值对比,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3讨论
赖晓英,吴丽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福建龙岩 364000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特征为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血糖水平升高,随着高血糖症状加重,患者因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出现乏力、易疲劳、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进一步影响其生存质量[1]。若未将T2DM患者血糖控制在达标状态,则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危及生命。T2DM无法彻底根治,但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控制血糖,该疾病病因尚未明确,目前已知其与不健康饮食、压力过大等生活方式有关,故除降血糖治疗外,仍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改善生活方式等干预,预防并发症发生[2]。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常规护理中的护理服务仅限于住院期间,大多老年患者在记忆力减退等因素影响下,出院后不按时服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致使血糖再度升高。三位一体护理是指由医院-社区-家庭共同负责患者治疗期间的干预,其可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全方位关注,既可持续巩固患者糖尿病知识,又可有效稳定其血糖水平[3]。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就诊的85例老年T2DM患者,将其进行分组护理,旨在探讨三位一体护理的干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该院就诊的85例老年T2DM患者,依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考组(n=42)、观察组(n=43)。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八)—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4]中相关标准;②年龄≥60岁;③患者及家属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丧失自理能力,或无家属、护工照顾;②存在认知障碍。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协会审批。参考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0~74岁,平均(67.32±3.40)岁;病程1~10年,平均(4.26±1.66)年。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1~75岁,平均(68.06±3.45)岁;病程1~9年,平均(4.17±1.7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就诊当天组织糖尿病健康教育,讲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病因、诱发因素,说明药物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强调按时服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血糖水平的影响,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发放健康手册及其配套光碟;与患者家属沟通,叮嘱其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监督与干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