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99832
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
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观察

     [中图分类号]R9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03-0085-0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其中脂质代谢紊乱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辛伐他汀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恢复内皮功能,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数目,抑制巨噬细胞分泌酶的活性来延缓颈动脉硬化。笔者运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老年高血脂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住院或门诊经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60例老年高血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69.4±5.2)岁;B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68.7±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斑块大小无统计学差异。明显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1.2 方法 A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qd,B组给予多烯康2片,tid,均治疗12个月。采用Diasonics Vst Mster Series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检查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近端。药物治疗前后由同一观察者进行操作,观察颈动脉内膜和斑块大小,测量从内膜面向管腔内突出斑块的长径和宽径,以宽径作为治疗前后的主要指标。

    1.3 生化指标测定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3个月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GL-C)、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

    2 结果

    斑块宽径用药前A组1.05±0.57、B组1.52±0.61;用药后A组1.38±0.64、B组1.49±0.58。A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见表2。A组有1例因服药第2个月出现AST、ALT升高超过正常而停药,其余患者检查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中并存,且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各种危险因子亦都相似。我们应用超声来观察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作用记录表明,辛伐他汀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还能改善血小板的功能,抑制凝血因子、纤溶酶原复合物以及平滑肌细胞增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百拇医药(姚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