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 202005
编号:13802939
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围手术期血清PCT、IL6及CRP的变化规律(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3 讨 论

    PCT为降钙素前体,正常生理情况下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和肺内的一些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不具有激素活性。在细菌感染时,细菌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等细胞因子诱导肝脏的巨噬细胞、肺及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PCT,导致血清PCT水平迅速升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发热、白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及CRP等传统监测指标对炎症反应的灵感度较高,但特异度低[4],且很难区分CPB引起的非感染全身炎症及感染相关性炎症。1993年,ASSICOT等[3]首次提出PCT可作为败血症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并报告其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在大手术(如心胸及腹部手术等)、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应激下,即使没有细菌感染也可以激发体内TNF-α、IL-6及IL-8等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诱导血清PCT水平升高,这是一种非特异性表现[5-6]。1998年,HEN-SEL等[7]在急性肺损伤的研究中发现,所有病人血清PCT浓度均显著升高。而手术后即使無感染,血清PCT水平亦会出现一过性升高,且常与CPB术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KILGER等[8]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