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医学》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882941
雀斑的患病率及对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调查(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家庭科学·新医学》 2009年第3期
雀斑的患病率及对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调查

     【摘 要】目的:探讨雀斑的患病率及对患者社交心理影响。方法:对5250人进行了体格检查,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244例雀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人对照分析及不同性别的比较分析。结果:雀斑的患病率为4.65%;患者的量表总分、焦虑分量表分、回避分量表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女性各得分又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雀斑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心理,使其具有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

    【关键词】 雀斑 患病率 社交心理 心理障碍

    Freckles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 survey

    Chen Zhiyong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freckle and it's social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patients.Methods:medical exam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5250 cases.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was used on 244 cases of freckle patients withquestionnaire survey.Analysis between freckle patients and normal persons,males and females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scale.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freckle was 4.65% ; Total scale score, anxiety scale score , avoidance scale score of the freckle patients were all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 significantly (P <0.01), and female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s. Conclusion:Freckle affects in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atients. It makes the patients have a tendency to avoid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xperience immersive distres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Freckle Incidence of freckle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barriers

    雀斑是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常见病。虽然该病患者虽无任何主观感觉和不适,但是,它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使患者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种影响在当今社会越发显得明显和巨大。2004年6~8月间,我院派出调研小组,赴我院所属医疗保障人员进行了皮肤病患病情况的调查。现就雀斑的患病率及对患者社交心理影响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组资料来源于2004年6~8月间,我院派出调研小组,赴我院所属医疗保障人员进行了皮肤病患病情况的调查。调查人数共5250人, 男4234人,女1016人;年龄18~45岁,平均25.4岁。

    1.2 调查方法。
, 百拇医药
    1.2.1 调查人员(均为专业皮肤科医师)直接深入部队,在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的配合、协助下,对全体指战员、家属进行皮肤病体检、登记。

    1.2.2 调查雀斑对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雀斑病人征得其同意后进行仔细检查和询问, 详细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发病年龄、有无家族史、有无伴发面部其他皮肤病、与日晒相关性、经常使用的化妆品,及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法[1],共包含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评分采用“是、否”方式,得分范围0~28分。

    并设对照组100例, 要求面部皮肤颜色、质地正常,结构无缺陷。男性80例,女性20例;年龄20~29岁,平均22.6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上无明显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2.1 调查人数共5250人,男性4234人,女性1016人。面部有雀斑244例,占4.65%。其中男194例,女50例;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58%、4.92%。

    2.2 伴发面部其他皮肤病。痤疮121例,接触性皮炎15例,过敏性皮炎2例,鲜红斑痣1例,鼻尖蜘蛛痣1例,酒糟鼻1例,扁平疣2例,银屑病1例,粟丘疹5例。

    2.3 与日晒相关性者89例,占59.33%。

    2.4 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者209例,占96%。其中母系132例,同代7例。

    2.5 化妆品。种类繁多,使用时间长短不一,难以做统计学分析,按使用人数由高到低依次为: 柔迪祛斑霜、丽花丝宝、东英祛斑霜、玉兰油、雅倩、雅芳、黄芪霜、胎盘抗皱霜、旁氏润肤霜等。其中东英祛斑霜、柔迪祛斑霜、雅倩和雅芳各有4例导致炎症性色素斑,丽花丝宝、柔迪祛斑霜和东英祛斑霜各有15例致接触性皮炎。
, 百拇医药
    2.6 雀斑对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焦虑分量表分、回避分量表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组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存在主观上的回避社交行为及苦恼情绪;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较,女性各量表分值均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说明女性社交心理受面部容貌的影响强于男性。见表Ⅰ,Ⅱ。

    3 讨 论

    雀斑是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常见病。虽然该病患者虽无任何主观感觉和不适 ,但是它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使患者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种影响在当今社会越发显得明显和巨大。雀斑的患病率各家报道不一,相差甚远(0.34 ~31.4%)[2、3、4、5]。我们对5250名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患有雀斑244例,雀斑的患病率4.6%,远较许卫平报道的低,远较车敦发报道的高,与颜 艳等皮肤病流行病调查雀斑的患病率接近 [5]。与日晒相关性[4]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最有显著性意义的发病因素相继是家族史、日晒等。该结果与一些国外学者认为雀斑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是遗传素质和阳光这一观点是一致的 [6]。

    紫外线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黑素细胞分裂的因素可使照射部位黑素细胞增殖。皮肤中原维生素D3(pro-D3)在UVA照射后,可经光异构成前维生素D3(pre-D3),而pre-D3在阳光照射下,不需酶的催化而经光化学作用转变为维生素D3。维生素D3能增加人培养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量,因而认为阳光照射后,色素沉着加深至少部分与维生素D3对黑素细胞影响有关 [6]。而UVB对黑素生成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增加黑素细胞的促黑素生成激素(MSH)受体活性,从而增加黑素细胞对MSH的反应性,使黑素细胞的黑素量增加[7] 。因此在治疗中避免日晒及使用宽光谱的防晒霜成为首要的防治措施。, 百拇医药(陈智勇 马华钧 陆 新 马卫平 郑兴宝 张 琦 苏国同 赵启明 邹晓华 郭丽敏 )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