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545838
应用“四化”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2007年第2期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四化教学法”即生活化、趣味化、形象直观化、学生主体化在消化性溃疡一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四化教学法 课堂效果 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085(2007)02-0195-0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消化道疾病。据统计,其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如果出现溃疡穿孔、出血、幽门梗阻或癌变等并发症,将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按照《内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消化性溃疡安排理论课4学时、学生熟悉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以往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由于内容多而复杂,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课后遗留问题多,师生都不满意。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果,在老师的指引下去寻求知识,解决问题,实现个性发展呢?笔者通过钻研教材、整合教材内容,尝试应用“四化教学法”即生活化、趣味化、形象直观化、学生主体化进行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病因及预防知识的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学即生活”。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