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足内翻54例
【摘 要】 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时下肢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均能够保持坐位平衡或达到站位平衡。
【关键词】 按摩脑卒中足内翻
【中图分类号】R722.1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085(2007)08-1023-01
2003年至2007年6月治疗脑卒中足内翻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51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32例,病程30~90天,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25例,54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采取良肢体位的摆放。在治疗时下肢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均能够保持坐位平衡或达到站位平衡。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侧重以按摩手法治疗下肢。点按患侧阳陵泉、丰隆、足三里、风市等穴,运用叩击类手法刺激股外侧肌、趾长伸肌、及腓骨长肌,同时观察足有无节律性外展及踝背屈运动,如无则需要加大叩击和点按力度,每个穴位作用1~3分钟,整个过程25~30分钟,手法操作后配合楔行板训练及步态训练,同时加强踝关节灵活度及下肢肌力。
每个患者治疗15~20天,观察:54例患者中治愈23例,足内翻纠正,恢复正常步态;27例患者好转,足内翻症状改善,能够短距离行走保持正常步态,疲劳后又出现轻微的内翻现象,无效的4例,治疗中未能诱发出踝关节主动运动或是在站位屈膝屈髋出现足内翻。总有效率达92.59%。
脑卒中患者下肢以伸肌痉挛模式为主,脑卒中偏瘫足内翻是由于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肢体内外侧肌张力失衡而引起[1]。下肢内侧肌张力高于外侧,表现为痉挛模式,因而产生足内翻。运用手法刺激下肢外侧各部位肌肉,促使该部位肌肉产生收缩,从而使肌张力弱部位张力增高,达到下肢内外侧肌张力建立新的平衡,改善足内翻症状。风市、丰隆、阳陵泉均可治疗下肢痿痹[2],足三里则有强壮作用,运用叩击类手法加之点按可有效的刺激下肢外侧肌肉,有效的增强肌张力,建立新的张力平衡,达到治疗足内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南登崐,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8-213
[2] 缪福义,中医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5次印刷, http://www.100md.com(王 平)
【关键词】 按摩脑卒中足内翻
【中图分类号】R722.1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085(2007)08-1023-01
2003年至2007年6月治疗脑卒中足内翻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51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32例,病程30~90天,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25例,54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采取良肢体位的摆放。在治疗时下肢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均能够保持坐位平衡或达到站位平衡。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侧重以按摩手法治疗下肢。点按患侧阳陵泉、丰隆、足三里、风市等穴,运用叩击类手法刺激股外侧肌、趾长伸肌、及腓骨长肌,同时观察足有无节律性外展及踝背屈运动,如无则需要加大叩击和点按力度,每个穴位作用1~3分钟,整个过程25~30分钟,手法操作后配合楔行板训练及步态训练,同时加强踝关节灵活度及下肢肌力。
每个患者治疗15~20天,观察:54例患者中治愈23例,足内翻纠正,恢复正常步态;27例患者好转,足内翻症状改善,能够短距离行走保持正常步态,疲劳后又出现轻微的内翻现象,无效的4例,治疗中未能诱发出踝关节主动运动或是在站位屈膝屈髋出现足内翻。总有效率达92.59%。
脑卒中患者下肢以伸肌痉挛模式为主,脑卒中偏瘫足内翻是由于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肢体内外侧肌张力失衡而引起[1]。下肢内侧肌张力高于外侧,表现为痉挛模式,因而产生足内翻。运用手法刺激下肢外侧各部位肌肉,促使该部位肌肉产生收缩,从而使肌张力弱部位张力增高,达到下肢内外侧肌张力建立新的平衡,改善足内翻症状。风市、丰隆、阳陵泉均可治疗下肢痿痹[2],足三里则有强壮作用,运用叩击类手法加之点按可有效的刺激下肢外侧肌肉,有效的增强肌张力,建立新的张力平衡,达到治疗足内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南登崐,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8-213
[2] 缪福义,中医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5次印刷, http://www.100md.com(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