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69543
理性认识胶囊内镜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2007年第12期
     【摘 要】 要想正确认识胶囊内镜,首先必须对胶囊内镜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目前使用的胶囊内镜有国外进口和国产两大类,但其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6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085(2007)09-1184-02

    自2001年以来胶囊内镜(CE)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作为高科技产品,胶囊内镜具有众多优点,其临床应用可能改变小肠疾病的诊治模式,但胶囊内镜亦有诸多缺陷和不足,应用时应权衡其利弊。

    1 胶囊内镜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要想正确认识胶囊内镜,首先必须对胶囊内镜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目前使用的胶囊内镜有国外进口和国产两大类,但其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整个胶囊内镜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内镜胶囊、信号记录仪和图像处理工作站。目前使用的胶囊内镜大小为26mm×11mm,其中包含了一个微型彩色照相机、电池、光源、影像捕捉系统及发送器等。单个胶囊内镜重量仅4克,胶囊外壳极其光滑而利于吞咽,可防止肠内容物对胶囊表面的粘附,以保证所获得图像的清晰度。胶囊内镜的前视角度与普通推进式电子内镜相近,达120°~140°;进入人体后胶囊内镜依靠消化道蠕动波向前移行,并自然排出体外;在移动过程中胶囊内镜以每秒拍摄和传输2幅图像的速度向外连续发射,由连接在受检查者腰腹间的接收器将信号接收并储存记录[1]。图像能放大至正常大小的8倍,以便能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胶囊内镜的电池一般可持续工作6~8小时,电池能量耗尽后拍摄和传输过程自然终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