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中老年屈光不正引起的视力疲劳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487KB,2页)。
中图分类号:R77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4-0132-02
1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统计了150例有视力劳症状的屈光不正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87例。双眼135例、单眼15例、共285眼患者年龄在35~65岁,病例为半年~3年。
2 方法
用常规方法检查视力,查裂隙灯、眼底以排除相关的眼科疾病,电脑验光和插片矫正屈光度,以小瞳孔矫正度数为准。结果:中老年屈光不正(逆规散光,混合散光)引起的视力疲劳30岁以后即可发病,以40~60岁为最多,本组发病年龄请见下表。裸眼视力≤4.7的34眼,视力为4.8~4.9的195眼,视力≥5.0的56眼,矫正视力≥5.0的262眼,矫正视力2.00D。
3 讨论
视疲劳常常是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为基础,视疲劳常出现在用眼以后,症状多种多样,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患者即使无明显的用眼情况也感觉畏光,睁眼困难。眼困倦,眼睑沉重,眼酸、流泪、眼干者感觉戴墨镜或太阳镜眼部不适症状可以减轻,有的患者感觉视物不清,但检查视力正常,(大于或等于5.0)有的患者因感觉颈项僵硬,背酸不适,误诊为颈椎病,经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但经屈光检查验目配镜后,眼部不适及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从表中我们可以看见。中老年屈光不正引起的视疲劳从30岁开始发病,以40~60岁为多见。
本组病例285眼,散光>20的,仅有6眼≤2D的279眼。散光是由于眼屈光系统各经线折力不同,在Sutrm光锥截面形成前后两焦线和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朦胧圆,相互在视网膜上成像不清晰,这就要借助于调节功能,自我矫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功能下降。我们认为度数较大的散光(>2D)通过自身的调节很难获得清晰的视力。视觉中枢放弃了明视的欲望而不再调节,因此很少出现典型的视疲劳症状,就诊的机会就少。而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