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673493
夏季防暑10药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08年第6期
     人丹:含有薄荷脑、桂皮、冰片、砂仁、泡姜、人造麝香等,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署、解毒辟秽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儿童适当减少。因感冒引起恶心等症时,不要服用人丹。

    克囊痧:能散热解署、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内服每次两粒,一日3~4次,儿童酌减。中暑惊厥者可取本品适量喷入鼻孔,如不见喷嚏可在15分钟后再用一次。儿童在喷鼻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可过量。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

    诸葛葛行军散:含有姜粉、冰片、麝香、牛黄、珍珠等成分,具有开窍辟秽、清署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头晕、暑痧等症。一次用温开水吞服0.3~0.6克。要注意的是婴幼儿不可服用。

    清凉油:内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桂皮油等。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速用清水冲洗。
, 百拇医药
    十滴水: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用于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儿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儿生痱子。这种防暑药深受患者欢迎,效果较好,副作用也较少。

    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对腹痛则可外涂于肚脐和尾骶部,或取风油精2~3滴,温水送服。要注意,口服时一定要稀释1%以下。

    薄荷锭:含薄荷脑、柠檬油、桂皮油等,具有解郁疏气、散风去热的功效,头脑胀痛时,嗅吸或搽患处均可。注意千万不要让幼儿口服,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咳止吐。主治受暑热后头昏脑胀、心烦口渴、恶心呕吐,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每天口服20粒,儿童酌减。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此药当成止咳药。
, 百拇医药
    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痧气丸:此药芳香化浊、辛凉清热。主治中暑、腹痛吐泻、牙关紧闭、四肢冰冷、昏厥等症。内服每次4粒,温开水送下。要注意的是,孩子中暑时请不要服用。

    摘自《东方健康》

    用药禁忌

    警惕抗生素肠炎

    王工程师患慢性附件炎多年,身体较弱。一次,她在服用氯林可霉索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每天解7~8次稀水样便,伴发热,腹痛难忍。经医生做紧急内镜检查,发现结肠有灰黄色伪膜,被诊断为伪膜性肠炎,又称抗生素肠炎。幸而及时停药,积极救治,她才脱险。

    服用某些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药,在抑杀致病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伤害肠道正常菌丛,从而使有携带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破坏肠粘膜,引起伪膜样肠炎。该病凶险,重者可引起肠穿孔及中毒性巨结肠等,死亡率较高。所以老弱慢性病人在用氯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及氨卡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时尤应慎重,应高度警惕抗生素肠炎的发生。
, 百拇医药
    久服丹参须知

    老刘患冠心病多年,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或丹参片,心绞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大有好转,但却出现胃脘部嘈杂不适隐痛及嗳气等症状,并喜食热的东西。这是何故呢? 他请教中医科医生,方知丹参味苦,性微寒,中医有“苦寒伤胃”,“寒则凝”之说。对有脾胃虚寒的人,久服丹参就容易引起胃部不适、隐痛、喜热饮等症状。此时可换用性温的川芎片、川芎嗪,或用心痛定治疗,常可奏效。

    两种病人慎用消炎痛

    赵伯患高血压、冠心病十多年,经合理用药,近半年来不仅血压降至正常,心绞痛也未发作过一次。最近他因关节有些疼痛,遂将老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消炎痛药取来吃了几次,不料头晕及心前区绞痛症状重又出现。

    消炎痛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中某些类型在调节正常血压中起重要作用。前列腺素减少,使扩张血管作用减弱,肾脏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水钠潴留,会使血压升高;并且还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所以,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必须慎用消炎痛,最好不用为宜。
, 百拇医药
    摘自《家庭医生》

    糖尿不一定服降糖药

    前不久,吉林某县的刘姓父子急匆匆地来到省医院的糖尿病诊疗中心,父亲36岁,儿子12岁。原来父亲老刘是在当地县医院化验尿常规时偶然发现尿糖4个“+”,但他本人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后又化验了血糖,结果正常。当地医生考虑是早期Ⅱ型糖尿病,嘱咐老刘严格控制饮食并给予消渴丸等降糖药物治疗。服药期间,老刘多次出现心慌、手颤、头晕、出汗等症状,血糖忽高忽低。

    老刘听人讲糖尿病能遗传,于是又带着儿子来医院做了血糖、尿糖化验。化验结果和他的情况差不多,医生的诊断结论也跟他的一样。想到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患上糖尿病,老刘心里压力很大,忧心如焚。通过别人的介绍,他领着儿子来到省医院看病。

    验出尿糖但却不是糖尿病

    在详细了解了父子俩的病史之后,医生让他俩暂停一切降糖药,并分别做了糖耐量试验及胰岛功能、肾功能、肾糖阈等多项检查,结果除了肾糖阈明显降低、尿糖阳性以外未发现其他异常。结合患者既往无慢性肾病史,无骨痛及骨骼发育异常,尿化验无蛋白、氨基酸及磷酸盐结晶,故可排除“慢性肾病”及“范可尼综合征”等原因所致的肾性糖尿,考虑到父子同病,遗传倾向明显,最终确诊为“家族性肾性糖尿”,糖尿病则被彻底排除。
, 百拇医药
    专家指出,“家族性肾性糖尿”的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因有少数肾性糖尿者日后会转为真正的糖尿病,故对肾性糖尿者要随访观察。当医生将这番话告诉他们时,爷儿俩如释重负,次日便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程。

    诊断糖尿病 依据血糖而非尿糖

    事实上,类似刘氏父子这样被误诊误治的例子并不少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诊断糖尿病依据的是血糖而不是尿糖,尿糖阳性并非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除了糖尿病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原因,例如:

    1 食后糖尿: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导致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超过肾糖阈而发生一过性糖尿,但其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2 机能性糖尿:长期饥饿的人突然饱餐一顿,尤其是进食大量甜食后,往往尿糖会呈阳性。这是因为在饥饿期内,由于血糖偏低,胰岛B细胞基本处于半休息状态。当突然大量进食后,胰岛B细胞一时不能适应,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和糖尿。另外,饥饿时生长激素分泌也增多,可使糖耐量减低,这也会促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
, 百拇医药
    3 应激性糖尿:常见于急性脑中风、脑外伤、颅骨骨折、脑肿瘤、麻醉等。在上述这些应激状态下,有时血糖会暂时性过高,伴有糖尿;随着应激状态结束或麻醉药失效,血糖会恢复正常,尿糖转为阴性。

    4 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减低(而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正常),肾糖阈下降,故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肾性糖尿主要是由于肾脏近曲小管受损所致,常见于:①妊娠期妇女;②家族性肾性糖尿;③慢性肾脏疾病。

    由此可知,凡尿糖阳性者,均应做糖尿病相关检查(如“糖耐量试验”),以求明确诊断,切不可单凭一项尿糖结果阳性就轻易得出糖尿病的结论,否则,将会导致误诊、误治,使患者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和伤害。

    李芝齐 摘自《广州日报》,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