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296383
当街祭父折射社会救助鸡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2年第9期
     7月16日上午,长沙市杜甫江阁附近,一位72岁的老人在风雨中被儿“活祭”。暴雨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披着一件蓝色雨衣跪坐在地上,身前搭着祭祀的台子,摆放着食物和香烛。老人面前,两个头包白布的女子正在捧香祭拜。原来这是儿子为给病重父亲筹款。

    钱不是万能的,但对于生重病需治疗的人来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种真实写照不仅体现在看病贵上,关键是有些人根本没钱看病。如果要医院为贫困家庭的病人“埋单”,显然不现实。毕竟,医院不是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更不是救助站,它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不可能减免所有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地方政府也没有权力要求它这样做。相反,救助贫困家庭是社会保障范畴的事宜,地方政府理应根据各地情况建立自己的医疗救助制度,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真正让贫穷家庭不因病致贫、不因病自杀等。

    “当街活祭老父”,乍一看是个案,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件很普遍。无论是患癌老人跳江轻生,还是农民工夫妇俩携子裸体上街行走求救等等,都折射出社会救助缺失的悲哀,该反思的正是社会救助机制本身。

    (摘自千龙网), http://www.100md.com(林昆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