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193925
三级医院拟推广“自体输血”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2年第2期
     卫生部公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三级医院要建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开展和推广“自体输血”。这种“自体输血”在北京市协和医院已开始试点。

    什么是“自体输血”?就是在手术前一个星期提前为患者抽出400~600毫升的血液储存起来,待手术时再输入其体内。这种血液对病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因为输入自己的血,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血液保护技术,建立“自体输血”、手术前后血液保护等输血技术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并将实施效果纳入科室考核指标。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委员会监测、分析和评估本机构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情况,医院要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输血科,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与血站建立血液库存预警机制,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正常医疗秩序。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立血库,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和发放工作。

    为了杜绝血液浪费,保障患者用血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一次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血库)审核,报医务部门批准。其中,急诊抢救用血除外。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由输血科(血库)报医务部门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管理办法》还明确,医疗机构必须使用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的血液。

    据了解,北京有“自体输血”仪器和储存条件的医院并不太多。一台净化血液的机器就价值十几万元,每次使用的基本耗材费用在1100~1900元之间。相比从血液中心取的每袋200多元的血,回收所用的价格确实高了不少。

    目前,国内“自体输血”比例大约为20%,这离国际标准的30%~40%还有一定的差距。

    (摘自《北京日报》), http://www.100md.com(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