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7647
幸福在哪儿转了弯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2年第11期
     上世纪80~90年代,市面上最流行的词语是“奔小康”。根据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2011年的GDP为16000.4亿,比去年增长了8.1%,人均GDP为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分界线为12276美元,北京市的人均收入已超过了这一“标准线”,达到了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换言之,北京人已经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然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并未因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增长,幸福感的增加和财富的多少究竟是否成正比?

    幸福指数有一个拐点

    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西方学者早有研究。美国经济学家麦耶斯在分析了1991年世界人均国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后,提出一个“拐点理论”。即个人的财富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个拐点:在贫穷国家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一定水准时,财富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就消失了,而人权、社会平等等指标的影响便开始增大。以美国社会为例,1991年的人均收入拐点是8000美元——年收入8000美元以下的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