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557693
邻避运动:发展之痛,进步之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4年第8期
     “邻避”现象是现代化和都市化加速发展的伴生物

    1980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一篇报道中,第一次用“邻避”这个词来描述美国人对化工垃圾的排斥和反抗。后来媒体和学界以此概括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必需的公共设施遭到选址社区排斥甚至引起群体抗议的现象,对应的英文短语是“NIMBY”(音译为“邻避”),也就是“别在我的后院中”(Not in my backyard)的缩写。与之相关的设施即为邻避设施,抗议活动则为邻避运动。

    在1980年代的美国,由垃圾填埋场、机场、监狱、收容所、戒毒服务中心等设施选址引发的冲突逐渐增多。尽管民众都认为这些设施对城市发展不可或缺,却希望远离自己,落址他处。“欢迎建设,但请远离我家后院”一度成为美国“1980年代的大众政治哲学”,《纽约时报》称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邻避时代”。仅在1980~1987年间,美国就有81家申请建垃圾填埋场、核电厂等设施,最终只有6家完工。

    同一时期,在一些欧洲国家,由核废料储存选址问题引发的抗议发展成为影响广泛的环境保护运动。1990年代以后,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也不时出现以反对环境污染为主题的邻避运动。

    随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