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33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36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7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36例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7)11-0082-02

    【摘要】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将脾虚型的5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后行电子结肠镜复检并随访6个月,近期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1.3%(P[1]。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近期治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统计见表1:

    2.2 复发观察:对治疗组36例,对照16例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分别11%、25%,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14%。

    3 讨论

    慢性结肠炎发病原因西医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中医责之于脾;归属于“泻泄”范畴。《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笔者应用西药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抗肠道感染而治标,结合中药党参补脾养胃;炒白术除湿益气止泻;茯苓健脾利水;白扁豆淮山药健脾除湿;补骨脂温脾化湿;车前子利尿除湿;炒麦芽健脾助消化;炮干姜温中;甘草补气和中。同时应用黄芩主清大小肠及诸络湿、热、火邪;黄莲主心、胃、大肠经清脾胃湿热;黄柏泻下焦湿热等共助健脾益气、行气化湿而治本。中西合用标本兼顾,充分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作者单位:433200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 百拇医药(肖国山 游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