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674904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第4期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280-02

    【摘要】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是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其并发症主要有血尿、肾周围血肿、腰痛及腰部不适等。我院自1996年9月~1997年12月应用自动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对39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经皮穿刺活检术。本文就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观察及护理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是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其并发症主要有血尿、肾周围血肿、腰痛及腰部不适等。我院自1996年9月~1997年12月应用自动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对39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经皮穿刺活检术。本文就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1996年9月~1997年12月经皮肾穿刺术中资料完整的39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16~59岁。其中单纯性血尿4例,紫癜性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10例,单纯性蛋白尿13例,肾炎综合病10例,临床为确定治疗方案需病理类型而行穿刺活栓。

    1.2方法: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行肾穿刺术。将患都俯卧于B超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选择最佳穿刺点,局部用2%利多卡因局麻,经腰部进针。安置自动活检装置,用16G组织切割针固定经皮引导针,导入穿刺针至肾皮质,触发活检枪,随即退针,立即用纱布按压穿刺部位5~10min,捆绑腹带,再压一小沙袋,送回病房,并向患者说服使用腹带与沙袋加压的目的。

    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血尿:肾穿刺后镜下血尿几乎每一例被穿刺患都都有,常在1~2天内消失,不需特殊处理。肉眼血尿发生率在2%~12%。多数在5%以下。肉眼血尿的发生多与穿刺过程有关。肉眼血尿多在1~6天内转为镜下血尿。若血尿持续不止,则应绝对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增加尿量防止血块堵塞输尿管,可给予立止血,Vit-k1,输液等处理,同时应观察血红蛋白,血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出血量大,可考虑输血。患者如果在内科处理仍出血不能停止,血压继续下降,则需选择肾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然后行血管栓塞术。
, 百拇医药
    2.2 肾周血肿:肾周血肿与血尿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进行CT检查,血肿发生率非常高,达48%~85%,但多是小血肿,没有临床症状,在1~2周内皆自行吸收。另一类具有临床证状的血肿发生率为1.35%~7.8%,多在穿刺后当天发生,常有腰痛,腰胀,血红蛋白下降,大的血肿易继发感染,引起肾周脓肿,需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出血量大,经内科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2.3腰痛:多因血肿、穿刺损伤和卧床时间过长所致,多在1周内消失。只有极少数患者可持续很长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15min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6次平稳后改2h1次。如腰部出现绞痛,有可能发生血块堵塞肾盂或输尿管,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相关检查准备。

    2.4感染:行肾穿刺术后感染一般少见,多在0.2%以下,及时选用抗生素多可控制。

    2.5其它:如动一静脉瘘,肾脏破裂,误穿其它器官等,均少见。

    3 讨论

    B超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针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主要并发症是血尿、肾周血肿、腰痛、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很多,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凝血功能,肾脏功能,患者的合作性,操作者的技术,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怎样,是否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等均有关系。目前,随着肾组织活检技术的发展,其并发症明显降低。由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项有创伤性检查,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肾穿刺均应住院治疗,切忌同时穿刺双肾,也不允许进针次数过多。, http://www.100md.com(赵延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