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0年第8期
编号:12023367
学生的“敌对情绪”

     案例介绍:

    高一男生A,考入高中前一直担任班长,还曾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但考入高中后,没有当选班委,心里已有失落之感;在学期结束评选三好学生时,又名落孙山,他感觉自己比被评为三好学生的B和C同学更为优秀,便大发雷霆,追查不投他票的同学,寻机报复;对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同学,制造谣言,恶意中伤。

    在学校老师稍有批评,便扎老师车带,给老师起外号,找茬跟老师作对,跟同学争吵。把别人对他的真诚赞扬看成是冷嘲热讽;把老师和同学给他提的意见当作挖苦打击。

    案例分析:

    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社会认识敏锐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老师的过度关照,潜伏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等心理危机。

    进入高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换、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的提高、心理需求的转变等等因素,要经历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于出现心理障碍。

    敌对是个体遭受挫折引起强烈不满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仇视、对抗、不相容的消极情绪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2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青春期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