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敌对情绪”
案例介绍:
高一男生A,考入高中前一直担任班长,还曾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但考入高中后,没有当选班委,心里已有失落之感;在学期结束评选三好学生时,又名落孙山,他感觉自己比被评为三好学生的B和C同学更为优秀,便大发雷霆,追查不投他票的同学,寻机报复;对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同学,制造谣言,恶意中伤。
在学校老师稍有批评,便扎老师车带,给老师起外号,找茬跟老师作对,跟同学争吵。把别人对他的真诚赞扬看成是冷嘲热讽;把老师和同学给他提的意见当作挖苦打击。
案例分析:
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社会认识敏锐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老师的过度关照,潜伏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等心理危机。
进入高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换、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的提高、心理需求的转变等等因素,要经历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于出现心理障碍。
敌对是个体遭受挫折引起强烈不满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仇视、对抗、不相容的消极情绪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青春期健康》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