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月光知苦琴
他走到山石下的松树丛里。这里很安静,把矿山的声音全都隔断了。他就在这里拉琴,闭着双眼,琴弓一擦琴弦发出来的共鸣,把他和世界融化在一起。人不应和他的琴,但是山石应和,松树应和,风应和,连月光都应和。上海榛子青年时代下乡在东北。在他的博客中常有一些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或以此为素材的小说散文,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黑土情,短篇小说《月光苦琴》就是其中之一。
《月光苦琴》的故事
《月光苦琴》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年轻帅气会拉小提琴的上海知青宋刚,应招来到平庄煤矿当工人。他不愿做又脏又苦的洗煤工,更不愿荒废了寄托着自己艺术理想的小提琴,从运销科调到矿办子弟学校做了一名挣钱少、不招人待见的地理教师。
宋刚身上有着浓郁的上海青年的小资情调——自负、清高、不甘流俗。他的“阳春白雪”在直爽、粗野的“下里巴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他醉心于小提琴,却无人喝彩,甚至招致工友的厌烦,不得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找到僻静的地方对月拉琴。他讲卫生,天天要洗屁股,因此遭到工友们的嘲笑和歧视。他喜欢卖弄地较真,对文艺队队长创作的歌曲提出了“没有呼吸符号”这样非常专业的意见,最后不得不夹着洋乐器——小提琴离开宣传队。他曾想与那个看上去可以有共同语言的上海知青小周恋爱,可人家早已名花有主。他还一度看上了王老师的妹妹,校长亲自出马提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