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63146
永远的清华校长(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1年第8期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梅贻琦

    他24岁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但他连教授都不敢做。他跑去找自己的老师张伯苓求教,张伯苓劝导说:“年轻人要能忍耐,回去教书。”于是他就老老实实地回到清华,老老实实做起了他的教授。没想到的是13年后,老老实实的他当上了清华的校长,他似乎无所作为,却充分发挥了教授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他说:“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是因为它有大楼,而是因为它有大师。”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期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他就是梅贻琦。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了它的百年校庆。在历数清华灿若群星的人物时,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他就是服务清华近四十年、执掌清华和西南联大十七年、又在海峡彼岸创办了新竹清华的梅贻琦先生。

    梅贻琦毕生的事业是和清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09年,他考取第一届庚款留美名额,在清华校史上的“史前期”就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除1915年初回国时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服务半年以外,他毕生在清华任职。1948年12月后离开大陆赴美保管清华基金,1955年返台创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成为新竹清华大学的实际创始人。梅贻琦毕生的事业在清华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