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49500
啃老族折射教育缺失

     父母将啃老族盲目地从家中撵走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这可能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和攻击性增强,严重者会走上犯罪道路。但不采取措施,后果会更加可怕。解救啃老族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前不久,湖北十堰男子王小林被发现死在家中。他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因不满就业安排,“宅”在家中“啃老”十四年。他母亲因争吵被王小林打成骨折后,失望住到女儿家。他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最终“宅”死家中,疑是饿死。

    不满安排或受到挫折就不工作,王小林可能只是极端个案。然而,我们身边不想工作或畏惧工作的“啃老”现象并不鲜见:有谋生能力却未“断奶”,靠父母供养。有关专家认为,责任教育和挫折教育的缺失,是啃老族产生的根本原因。

    个案一

    “家里不缺钱,为何要工作”

    小梁今年25岁,可大专毕业3年,至今仍然闲在家里,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刚毕业的时候,小梁是有一份工作的,只是工作不久,他觉得工作压力太大,又感觉“老板不尊重人”就辞职了。听说儿子的工作很累,小罗的母亲很心疼,就让儿子在家休息一下,委托亲戚朋友帮忙找份清闲的工作。

    原来,小梁的父母都是高校退休老师,老来得子令他们对孩子百般呵护。只要是儿子想要的,父母长辈都会想方设法实现,有时即便是无理的要求,父母长辈也是“有求必应”。

    上大学时,父母总怕小梁在外面受苦,便常常给小梁寄钱,父母自己却省吃俭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青春期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