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4年第1期
编号:12674984
“自强计划”是对教育公平的善意拯救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4年第1期
     据报道,“自强计划”的推荐标准为:考生要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农村户籍考生将优先推荐。在过去的两年中,有近50人被清华招办顺利录取,其中约30人是所在县5年来考入清华的第一人,近10人是所在中学考入清华第一人,超过90%的考生来自农村地区。

    这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它意味着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能通过高考,得到一张跨入著名院校的入门证,向上跋涉的制度通道,重新变得宽敞、豁达、无比畅通。它意味着,著名高校在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公平精神,越来越将教育公平、机会平等及群众关心的教育发展难题,放到了至高位置。它更意味着教育发展、自主招生的“城市化取向”正在淡化,乡村化取向不断加大,让教育公平的活力,越来越呈现峥嵘景象。

    这些年,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可在这发展中,由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考试制度城市化特色浓,再加上农村孩子的自身家庭条件、教育资源等先天不足,教育竞争力越来越呈现弱化趋势,“寒门难出贵子”成为常态化倾向。2009年1月4日,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指出:“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寒门学子失去的不仅是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因为缺乏充分的人脉资源、经济支撑,进入三类院校的他们更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让本该充满活力的社会流动、人才流动,呈现固化状态,从而加剧社会不公平,降低人力资源发展的和谐度,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2012年4月,国务院确定“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的方式照顾农村孩子、边远地区的穷困孩子考入大学。通过国家行动和制度设计,为他们送去公平教育,对于化解“寒门难出贵子”是一个积极推动,也是一个善意的拯救。这样的措施多了,固化的流动重新“活”起来、“动”起来,教育失衡现象,就能得到一定的纠正,人们期待的教育公平就会逐渐重新回归。

    当然,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在出台定向计划、“自强计划”的同时,各地政府更应通过教育财政的倾斜、教育投入的加大,让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提升“造血”功能,从根上提升教育和发展竞争力,争取到更多的公平发展机会。

    (编辑 刘霜), http://www.100md.com(雷泓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