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946477
看出文字背后的深情(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6年第10期
看出文字背后的深情
看出文字背后的深情

     知人论世是前提

    从表达方式上看,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大致有三类:一类以写人记事为主,例如《史记》中的篇目;一类以议论说理为主,例如诸子的文章;还有一类则以抒发个人情思为主,例如《前赤壁赋》《兰亭集序》等文人佳作。最后一种读起来很有难度,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思想隔膜太深。年代的久远,生平经历的不同,处境遭遇的差别,都可能对读者的理解产生很大障碍。为此,阅读这类文言文,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到知人论世:了解这个作家,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努力和他站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设想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去揣摩他文章里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第一,要问一问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如何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大部分文人都不是职业作家,他们的生命、生活和政治密切挂钩。夸张点说,文人即是政客,政客大多数也是文人。所以政治坏境对文人情感的影响实在太大。

, 百拇医药     首先要看他所处的国家形势如何,以宋朝为例,北宋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南宋文人有很大不同,因为时代和国家的形势让他们心中的主流情感发生了变化。

    其次要看他遇到的君主怎么样,在君主专制的时代,遇上一个贤君、明主,文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就好得多,唯才是举,才尽其用;遇上一个昏君、一个庸主,恐怕你这辈子就很倒霉,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那么多的牢骚不平,就因为怀王误解了他、疏远了他,甚至抛弃了他。

    第二,要看一看作者的人生境遇如何

    宦海浮沉,在政治运动中,他是得意还是落寞,他是升官还是贬谪,这对他的心情能没有影响吗?李白得意的时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高兴得很;失意了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心情很不一样。再者,作者本人的生活处境怎么样?有没有钱花,有没有固定的居所,有没有亲人的陪伴?苏东坡写《赤壁赋》的时候,经过“乌台诗案”来到黄州,他没有家底,政治失意再加上生活困窘,这双重打击增加了他走出人生困境的难度。
, 百拇医药
    第三,要想一想作者一贯的襟怀抱负如何

    中国古代杰出的文人大都是有人格、有理想、有追求的。他们这一生,为了崇高的事业,为了家国的兴盛,为了黎元苍生过上幸福的生活,往往百折不回,奋斗不息,这是儒家思想的宝贵传统。读一篇文章,你不能只看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怎么样,还要看他一辈子有怎样的志向,这种志向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反映。志向有两个含义,一是人格追求: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真善仁美、智勇勤谦,这些传统美德,都可以是作家在人格上追求的目标。二是事业追求:希望自己做成什么样的事,就拿辛弃疾来讲,“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因为他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抗金报国、收复失地,即便六十多岁还写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宦海浮沉中,一个人一贯的人格追求和事业追求,必然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他不同时期的情感走向。

    情绪变化是线索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和反应,但情绪是暂时的、富于变化的,而情感则相对稳定。爱父母,关心和孝顺他们,这是情感;爸爸批评你,你会不高兴,这是情绪;尽管暂时不高兴,归根结底你还是会关心和敬爱他们,这是情感对情绪的支配作用。抒情类文言文,其情感往往是固定的,也容易读懂,而情绪往往敏感而多变,如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情绪的变化,也就抓住了抒情的线索,有助于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 http://www.100md.com
    情绪变化有哪些具体表现?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我也不希望给出一些教条。但大体来看,中学阶段遇到的抒情类文本,情绪变化有迹可循。

    第一类“由喜到悲”,玩得很高兴,文人雅集,士大夫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突然间就不快乐了;

    第二类“由悲到喜”,心里有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有些沮丧,受到外在的某个因素的影响,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第三种比较复杂,开始很高兴,不知道怎么一来心中难过,又不知道怎么一来就高兴起来,即“喜—悲—喜”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

    怎样利用这些线索去把握文本?至少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喜,喜从何来?第二,为什么悲,悲从何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悲喜之间为何而“转”?这些问题懂了,一篇文章的意思也就把握住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四十多位士大夫,都会作诗,交情也不错,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心里高兴,所以作者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乐的原因和内容很好理解。
, 百拇医药
    读到文章最后,我们发现他没乐到底:“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他又悲悼起来。为什么乐?景色好,心旷神怡,品味到大自然的雅趣就乐。为什么悲?想到人生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自然可悲。难就难在为何由乐转到悲?其实,作者有暗示。

    第一个暗示在“足以极视听之娱”的“极”字上,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人特别高兴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就希望永远这么过下去,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情绪敏感的人往往高兴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伤心,比如林黛玉。这种人会想,以后怎么办,时间过得这么快怎么办?这样一想,人就从高兴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了。

    第二个暗示更深沉——文学上叫“兴亡之感”。这篇文章是从对物的兴亡之感推演到人生的兴亡之感。作者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是对物的兴亡之感。好比家里养一盆花,你看这花开得美丽,过一段时间,突然凋落,这时候你心里能没有感慨吗?曾经的花朵多么娇艳,现在归于尘土。把这种感觉往人身上推导一下,结果就会很可怕。人总是要死的,眼前的快乐正如花的绽开,在唤醒对美的欣赏的同时,也正预兆着美的凋零;在分享相聚欢乐的同时,也正奏响筵席散尽的悲音;在传递着生之喜悦的同时,也正召唤着死之降临。在这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情味下,渺小的个人又怎能不悲哉、痛哉!多演练, 百拇医药(李煜晖)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