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105787
大学生缘何会成为非法传销的“俘虏”(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7年第10期
大学生缘何会成为非法传销的“俘虏”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猎物”来到天津静海,他们被传销组织拘禁、洗脑、变相洗劫财物。一些人能够侥幸逃脱,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加入,用曾经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手段,来控制新的“猎物”。一个名叫王弋的大学生,与被骗到静海“蝶贝蕾”传销组织的李文星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90后大学生,都想要去IT(计算机)行业工作——王弋学IOS(移动操作系统)开发,李文星学JAVA(计算机编程)。他们到北京后干IT,多是没有考上好大学、或是专业不理想的大学生们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根据拉勾网携手InfoQ(软件正在改变世界:一个在线新闻/社区网站)发布的《IT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5年上半年,整个计算机行业的薪酬水平位居全行业之首,而北京的计算机行业平均月薪位居所有城市之首,达到了1.24万元/月——这个数字吸引了众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大学生。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近千家O2O(新型的网络营销模式,线上推广宣传,线下销售和服务)公司倒闭,“互联网寒冬”悄然来临。到2016年,烧钱、补贴、团队扩张、高薪挖人……这些在前一年还算常见的事,开始逐渐销声匿迹了。对于转行做IOS(移动操作系统)开发的王弋、李文星等毕业生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找工作变难了,原来的项目被撤资了,新工作极其难找。互联网的“寒冬”从2015年下半年一直延续到2017年,王弋和李文星一样,都在寻找出路。结果,在他们急切地寻找工作机会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缺少防范,在传销组织的诱骗下落入了他们的圈套。
, http://www.100md.com
    提高学生防范教育 加强网招信息监管

    最近几年,大学生身陷传销泥潭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非法传销组织所蒙骗的事实,如何保护涉世未深的莘莘学子不受侵害,让学生们逃离“经济邪教”的精神控制,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业,已经成为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面前的迫切问题。众所周知,传销的骗术并不高明,只要明白了“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的简单道理,就能一眼看穿。但大学生屡屡陷入传销组织,暴露出高校求职教育的不足。对此,当前有关部门和高校应未雨绸缪,在高校校园里开设有关传销的法律知识讲座,让大学生认清传销的本质,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别传销,自觉抵制传销。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正确的财富获取理念,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让高校毕业生实现安全就业。

    非法传销之所以能让大学生深陷其中,因素是诸多方面的。除迎合了部分大学生企图找到一条致富捷径的暴富心理外。更多是由于生活、社会、就业的压力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扭曲;同时相应制裁性法律法规的缺陷和执行力不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高峰,一些非法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急于求职赚钱的心理,或以“收入高、待遇好”诱骗大学生,或假冒直销经营之名蒙骗大学生,或鼓吹“加盟连锁快速致富”诱惑大学生,一些来自农村、家境不宽裕、求职心切、社會阅历浅的大学毕业生很容易上当受骗。
, 百拇医药
    毋庸讳言,传销组织大多具有一定的煽动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期造成的就业困难中,天花乱坠的说教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更有蛊惑性。在就业形势短时间内还无法得以根本改善的背景下,保护大学生远离非法传销的侵蚀,离不开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加大联合打击力度。诚然,大学生频频身陷传销泥潭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学校教育应承担其重要的责任,在大学生学习期间就应及早抓好防范上当受骗的教育,让大学生们走上社会后具备应有的防范意识。同时,社会也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避免受骗上当。

    为了防止李文星的悲剧重演,有关部门打击的矛头应重点指向成规模、成链条的非法传销,而不仅仅对招聘网站追责。要知道,招聘平台只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即便加强监管,也得把重点放到整个领域的规则建立上。而从效果来看,就算网络平台都管好了,也只是扬汤止沸,在网络兴起之前,传销组织靠“拉亲友入伙”不也“风生水起”吗?如果传销毒瘤不除,谁知道他们还会用上哪些更先进的手段?所以,就像人们所看到的,“魏则西事件”之后,治理重点是民营医疗机构;“徐玉玉案”之后,监管直指有组织的电信诈骗。那么,李文星的悲剧之后,必须痛定思痛,抓紧时间想方设法把漏洞堵起来,为大学生构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使他们远离传销组织的骚扰和侵袭,保证他们在找工作中随心安全,不再受到任何非法行为的侵害。
, 百拇医药
    为此,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针对部分招聘网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造成部分求职者上当受骗、严重损害求职者合法权益问题,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对招聘活动特别是互联网招聘活动的监管,为广大劳动者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网络招聘监管,所谓难与不难,在于用心几何。类似“BOSS直聘”的惊天漏洞,已然僭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底线。最近,人社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提出了五项措施:一是完善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二是强化招聘各方责任;三是严厉打击信息发布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加强对求职者的教育引导;五是鼓励社会参与监督。

    只是这样书面的看着每一条措施,思路是立体而完整的,但要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或难免有些大而无当。问题是明摆着的:第一,“网招”监管的主体,仅仅靠人社部门难以完成,网信、公安等行政机构须协同作战;第二,作奸犯科的招聘单位多如牛毛,眼下的关键是如何杀一儆百、或在具体判决中彰显监管的公平与正义,就此而言,典型个案的问责须雷霆而严苛。此外,部门通知的层级,或难以纾解“网招”乱象之功力。

    当然,有人管好过无人问,有制度好过无敬畏。愿李文星之死唤醒“网招”监管自觉,愿惨剧就此终结而不再有续集,更愿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换得澄明有序的一天。, 百拇医药(闻之)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