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43500
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救死扶伤为民请“命”(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1期
     陈静瑜深切懂得,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多一分一秒就可能把一个病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因此,即使爱心肺源是在深更半夜被带回,他的手术也照做不误,绝不推迟。“病者以命相托,医者唯有一心赴救。”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是著名的肺移植专家。亚洲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全国首例肺移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全国首例单肺移植结合对侧肺减容治疗肺气肿,全国率先解决供受体不匹配肺移植技术难题,全国首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行肺移植围手术期心肺支持,自行研制获得国家专利的肺灌注保存液……这些满满的成就,都是他在中国肺移植手术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风雨兼程,他填补了中国40年肺移植的空白。

    “一次次成功的救治,让我对医生们无限崇拜,我看见他们白大褂神话背后的丝丝柔情。住院的81天,他们让我即使身处低谷,也看到了伸过来的手。器官移植带给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从明天开始,每一天都是赚到的。”这是南京姑娘吴玥在第一次接受肺移植手术前,写给自己的捐献者“放牛小弟”的信。
, http://www.100md.com
    2013年肺功能急速下降且危及生命的她,在2013年8月31日及时得到了陈静瑜的救治。陈静瑜团队与吴玥一起,度过她肺移植后反复的恢复期,陪同她参加了中国移植患者的运动会,在她的400米终点等待着她。吴玥也勇敢、坚强、丰富地过着移植后每一天的生活。然而到第五年,吴玥还是开始排异了,移植肺逐渐失去功能。今年10月30日,陈静瑜团队与吴玥一起挑战了二次双肺移植成功。这也是他们中心第三个成功的再次双肺移植受者。手术后陈静瑜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看5年前合影(和吴玥)的照片,现在我苍老了许多,肺移植磨练了我,带给我太多的痛苦和快乐。”而这个手术,距离中国第一例肺移手术,已经过去了40余年。

    从一片空白到“世界第一”

    在各类器官移植中,肺移植要求最高,难度也最大。1978年以前,中国的肺移植一片空白。并且在当时,无论是]963年美国世界首例肺移植,还是1978年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辛育龄教授施行的单肺移植,患者术后都出现了严重的排异、感染甚至死亡。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教授为一终末期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右肺移植,该病人存活了7年多,成为全球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第一例成功的肺移植手术。同样的,努力追赶的中国医生在12年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陈玉平教授为一终末期结节病肺纤维化患者进行了左单肺移植,病人长期存活,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肺移植成功。陈静瑜说,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是普通公众从未了解过的失败和死亡。即使出现首例长期存活的肺移植病人,国内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依旧很低。据相关调查显示,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期间,中国总共做了20例肺移植手术,成功的病人只有2个。也就是说,成功率只有10%。这对医学临床而言,实在太低了,而中国肺移植也由此停滞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仅有肺移植的动物实验在做。”陈静瑜说。
, 百拇医药
    几十年来,陈静瑜和全国该学科的众多医生们,一直在默默推动中国肺移植医疗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来说,太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痛苦。当一个患者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就开始呼吸困难,无法下床走路,无法脱离氧气,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生活质量会非常低。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肺移植做成。他说:“我这个人倔强得很,再难的事情,头破血流也要坚持做,直到做成为止。”而他也真的做到了:2001年,陈静瑜只身远赴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肺移植中心,学习肺移植基础技术及临床应用。他不仅掌握了外科手术技能,还从麻醉。ICU护理、病理等各个门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2002年,他回国后迅速组建了团队,带着团队开始动物实验,在成功做了几十头猪的动物实验后,2002年9月28日,陈静瑜完成了国内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手术,让人欣慰的是,该病人长期存活。这例手术,给了陈静瑜团队很大的鼓舞,同时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希望得到陈静瑜的救治。

    2017年,无锡市人民医院与中日友好医院实行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紧密医联体模式,陈静瑜“加盟”中日友好医院,担任肺移植科主任。他还组建了一个47人的“中日医院肺移植“微信群”在群里实时更新行动进展,分享肺移植信息。中国第一例肺移植手术40年后的今天,陈静瑜团队所在的两家医院:南医大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完成140例肺移植手术,中日友好医院完成104例,加起来居世界第一。中国终于有两个肺移植中心进入全球年手术量百例的肺移植中心行列,并成立联盟,为“健康中国”播撒火种。“如果有一天,肺移植技术能够在全国成熟应用,我就可以退休了。”陈静瑜说。
, http://www.100md.com
    以“肺腑之言”打通“生命通道”

    文质彬彬的陈静瑜从小就喜欢篆刻,直到现在,他也经常在微信或微博上展示他的新作品。他认为,篆刻的刀法与手术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练的都是手法,追求的都是完美。然而追求完美,并没有妨碍他在微博中的“重口味”之举。

    陳静瑜是一位“网络达人”。他给自己取的网络昵称叫“肺腑之言”。他解释,意思是“肺病医生的真心话”。他经常会把从手术台上切下的病变肺“晒”到微博上,令人不忍目睹。

    他解释说,开微博除了和病人、网友交流,传递一些正能量外,更重要的是做好科普宣传。“很多人只知道肾脏、肝脏可以移植,还不知道肺也可以移植,直到肺部疾病恶化到晚期才来求救。所以尽管目前肺移植技术已很成熟,但社会对这一技术却不太了解。“而在供体方面,从今年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去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这是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但器官来源原本就很紧张,现在就更加紧张了。”陈静瑜说,“当务之急,是为肺源的运送开通绿色通道,不浪费任何一个可用肺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再次呼吁:“飞机转运要开通绿色通道,才能使器官及时转运到相关医院。”, 百拇医药(云兮)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