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急救策略与实施特点的探讨(3)
5心理干预是整个救灾体系的一部分
巨灾过后,政府的紧急预案,军队的紧急救援,灾民的临时安置,食物和水的及时供应,急救医疗,公共卫生的减灾防疫工作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给心理干预和心理工作者自身恰当的定位?心理干预是整个救灾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整体框架下的一部分工作,而且要和其他部分相协调,才能给人们最大化的帮助。灾后的危机干预,用治疗PTSD的各种方法来实施并不合适,与其让受害者倾诉创伤体验,不如确立安全感和重建日常生活,更具有危机干预的效果。心理急救是基于实践经验引导的帮助人们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引起的心理恐慌的标准手段。心理急救是灾害反应的组织性行为的一部分。它由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和灾害救援的工作人员提供给受灾害影响的小孩、家庭和成人。
参考文献
[1]Gilliland B. E, 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等译.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2000,P4.
[2]施琪嘉主编.创伤心理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P10,59,77.
[3]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National Center for PTSD.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第二版)[M].童慧琦等译.太原:希望出版社团,2008,p2-3.
[4]世界卫生组织(WHO).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范肖东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P119.
[5]Gist R, Devilly GJ. Post-trauma debriefing: the road too frequently traveled[J]. Lancet 360, 2002,741-742.
[6]解放军总后勤部.战伤救治规则[M].2006.P11.
[7]van Emmerik AAP, Kamphuis JH, Hulsbosch AH, et al: Single session debriefing after psychological trauma: a meta-analysis[J]. Lancet 360, 2002,766-771.
[8]Rose S, Bisson J, Wesley S: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for prevent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Cochrane Review). In: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4. Oxford: Updated Software; 2002.(高慧娟 李波 焦文燕 胡肇龙 张天布)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