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病
编号:13707577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41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208-02

    1古代医家对消渴肾病的认识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便对消渴发病机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而逐渐丰富。《黄帝内经》论述本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形体肥胖以及情志不遂有关外,特别提出与五脏柔弱,"脾脆""肾脆" 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变》中所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藏》篇曰:"肾脆善病消瘅易伤"。《灵枢·本藏》篇曰"脾脆则善病消瘅",强调了五脏虚赢、脾肾不足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人体正气虚弱,肾虚胃热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机。如《金匱要略·消渴篇》中所述"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说明了虚劳、荣卫气血俱虚是产生本病的内在因素;《金匱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说明肾虚阳气衰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摄水是消渴之根源,肾气丸温肾以化气,故而能愈消止渴,成为温阳治消之代表方。"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说明了胃中燥火亢盛亦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隋唐时期强调"燥热"和"肾虚"在消渴病理机制中的重要地位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