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
编号:12813304
浅谈儿童肺炎护理与康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第4期
     摘要: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日益变差,影响儿童身体的环境因素也日渐增多,导致患儿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儿童本身抵抗能力差,对病情表述能力不足,起病急,变化快,并且容易引起其他病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儿童肺炎的护理和康复工作尤其重要。本文就儿童肺炎的护理和康复工作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儿童肺炎; 病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61-01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咯出,这些分泌物淤积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导致肺部感染。儿童是较常见的病群,因儿童身体抵抗力较差,当人体抵抗力差时就会引发致病菌的入侵,发挥其致病作用,导致本病的发生。儿童肺炎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便是早期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这样可缩短病程,并且不至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1]。根据儿童患儿肺炎产生的特点,对患儿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为2012年6月~2014年4月我院儿童病科的592例儿童患儿,其中男321例,女271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3±1.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住院病程5~7d。

    1.2治疗方法:(1)抗感染:根据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其中应用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氟康唑进行治疗;②化痰及积极促进痰液排出: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化痰药物治疗。(2)干预护理:通过翻身、体位引流改变患儿体位,因重力作用发生改变,促使气道分泌物移动,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鼓励患儿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气管到大气管,随即咳出,使肺通气/灌注改善。(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注意与患儿沟通交流,给予支持和帮助,使患儿得到安慰。护理人员应该用平静的心情关心患儿,用真诚的微笑感化患儿,让患儿处于放松的状态,触摸患儿可以表示对患儿的关心和疼爱,给患儿情感上的需要。

    2护理措施

    2.1保持呼吸道通畅:(1)翻身拍背: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要协助患儿翻身及拍背,每2h1次。将患儿床头摇高30b~45b,半卧位与卧位变换,利于排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拍背时患儿取侧卧位或坐位,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力度应均匀一致,每次3~5min。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同时鼓励患儿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气管到大气管,痰液随即咳出[2]。(2)体位引流:采用体位引流,可使呼吸系统分泌物或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气道排出。引流期间配合拍胸、拍背的措施通过叩击震动胸背部,可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脱落排出体外。早期使用体位引流使肺内分泌物及时排出体外,减少了深部吸痰的次数,减少将细菌带人肺内的机会,同时降低了深部感染率。而且体位引流操作简便可行,节省经济费用,临床效果较好。(3)指导患儿主动咳嗽: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儿做深呼吸3次,在第3次深吸气后屏气数秒钟,然后张开嘴做短暂有力咳嗽2~3次,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咳嗽后做平静而缓慢的放松呼吸。

    2.2清洁空气:一般自然通风2~3次/d,20~30min/次。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擦地2次,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桌子,一桌一抹布,晨间护理时必须湿式扫床。冬天限制人员出入。

    2.3健康教育:小儿肺炎的防治,有效控制感染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应告知患儿勤翻身、拍背的重要性,取得患儿与家属的配合。护士应用平静、肯定的目光注视患儿,鼓励其树立信心要面带亲切、真诚的微笑以得到患儿的好感与信任。触摸可以表示护士对患儿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儿情感的需要。因此,应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优势,做好心理护理,使患儿心情愉快,思想放松,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和提高免疫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3小结

    小儿肺炎患儿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肺活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理出呼吸道。而针对这些易发因素或病理生理改变,予以体位引流、翻身拍背、湿化气道、吸痰、清洁空气、保暖、口咽部护理等干预性护理措施[3]。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我科成功的治愈了多例小儿肺炎患儿,为进一步规范治疗措施提供了依据。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肺活动受限[4],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理出呼吸道。而针对这些易发因素或病理生理改变,予以体位引流、翻身拍背、湿化气道、吸痰、清洁空气、保暖、口咽部护理等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稳定患儿情绪,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5]。小儿肺炎患儿应重点监测呼吸系统,包括监测临床观察指标,非功能监测指标和机械通气患儿的呼吸监测,在考虑小儿肺炎的诊断和护理评估时,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吞咽,咳嗽反射和有关临床表现,尽早建立预警报告及时展开护理干预[6]。护理人员应坚持完善各项护理操作,并在操作前与患儿沟通,使其最大限度获益,从而减少小儿肺炎的发生,这对提高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邵学芳.肺部叩打疗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3):238.

    [2]锦燕,黄建芬,张正霞.急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雾化吸入选择及其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4.

    [3]赵磊.中药雾化吸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4例[J].江苏中医药,2002,23(1):18.

    [4]程莉,苑园.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小儿肺炎58例观察[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3):50.

    [5]陈苗英.术后并发肺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5):354-355.

    [6]王金凤,陶颖芝,姜萍,等.口腔护理[J], http://www.100md.com(宁方玲 高敏)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