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编号:12811940
慢性心衰管理的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303-02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加之我国逐步迈进老龄化时代,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千分之十,大约80%的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年龄超过65岁,心力衰竭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医疗卫生诊断,用于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卫生支出高于其它疾病[1]。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力衰竭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对卫生保健体系的影响日益增加。对于从事医疗工作的我们,做好心衰患者的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无论何种病因,一旦导致心泵功能下降,机体将会动员各种代偿机制尽可能维持循环"稳态",直至失代偿而发生心力衰竭。经历了近6年的临床工作后,现将笔者在心衰治疗管理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医学取得了许多进步,同时也诞生了心脏介入,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埋藏式心脏除颤器(ICD),干细胞移植和心脏移植等新技术,然而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尤其是基层并不乐观,应用新技术的前提均为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无效时的治疗措施,所以做好预防及早期合理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仔细的询问患者病史(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等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