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结核 > 肺结核
编号:12801936
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第1期
     关键词:肺结核 大咯血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021-01

    结核病是一种病程长、见效慢的传染病。而咯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可随患者的文化素质,年龄,职业,病情的反复与否而不同。文化素质较高的患者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而急躁,但他们易接受宣传教育,自觉配合抢救治疗。文化素质较低者醒悟性较差,较固执,初次住院的患者比较麻痹大意,对先兆症状不敏感,一旦大咯出时又惊慌恐惧。反复咯血的患者比较有经验,善于发现先兆,思想有准备,一旦发生咯血较镇静。年老体弱的患者多有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我们强调因人而异做心理护理。首先做好安慰工作让患者镇静下来,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2014年上半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者。入院后积极给予抗结核化疗,对症止血措施外,均给予心理护理。17例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1岁,平均39岁,疾病类型,初治浸润型肺结核9例,复治纤维洞型肺结核8例,这17例入院前后均发生1-3次大咯血。

    2 临床心理分型

    (1)恐惧、焦虑型:6例为首次咯血。3例有大量咯血。故该型主见于首次出现大咯血病例,病人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失眠,不思饮食,面色苍白,血压不稳,多数上升。顾虑疾病会危及生命。病人多数期望医护人员及时救护,能听从指导、主动配合医疗护理。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病变缺乏应变心理及防护措施,机体难以承受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 因此精神紧张而产生焦虑心理。患者从不咯血到发生大咯血,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他们意识不到自我的不良心理变化,心理负担加重, 易引起疾病的恶化,对治疗及抢救十分不利。(2)由于大咯血发生突然,且来势凶猛,病人惟恐病情恶化危及生命,可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希望药到病除。因此,对医务人员的诊疗缺乏勇气、耐心和信任,表现急躁,甚至粗鲁。(3)悲观失望型;9例浸润型肺结核。初次咯血,8例纤维洞型肺结核,有反复咯血史,病人表现为痛苦不堪忧心忡忡,对于外界反应淡漠萎靡或多虑烦躁。害怕病情恶化,能立即止血。因此对医护人员的反复诊治缺乏耐心和信任,表现出急躁,甚至粗暴。而产生悲观失望,当疾病不断加重时缺乏信心,不能主动配合治疗。

    3 心理护理之效果

    对于肺结核并大咯血的病人,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止血外,我们针对病人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具体方法是;①深入病室仔细观察每个病例心理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②护理措施中包括;反复向病人宣讲,解释病情,咯血并不代表病情恶化,并非不治之症的道理。迅速消除病人出现的上述病态心理。③密切观察记录病人对治疗护理的反应(包括对药物疗效、副作用等)及时报告医生并修改护理计划。④动员同室病人及家属、作好病人思想工作,协助恢复病人心态。对急躁型的患者应忍让、关心、以行动感化他,带他冷静后再做心理疏导。对焦虑、恐惧、依赖型病人应针对病人不良的心理刺激因素从精神上给与安慰,经过上述护理,全部病例的心态均在入院后2-7天内获得稳定。并取得了迅速止血效果。无1病例出现大咯血窒息现象。总之在抢救大咯血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镇定自如,技术娴熟,忙而不乱,绝不可以惊慌失措,以至使患者增加恐惧,失去安全感,我们医护人员要有同情心,特别是对大咯血危重病人, 要安慰病人及家属,解除紧张恐惧情绪。应嘱患者有血液刺激咳嗽时,要尽量将血液咯出,以防血液阻塞呼吸道发生窒息。应向患者说明咯血量的多少与病情的严重度无直接关系,以解除病人精神上的紧张,使病者建立安全感,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及时抢救治疗。

    4 讨论

    现代护理学之所以重视心理护理,是因为病人心理状况,直接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果相关。护理生理学研究证明,额叶及其有关皮层下结构基础,许多精神活动,加恐惧,愤怒,焦虑等都可以引起内脏器官功能障碍,所谓精神躯体障碍疾病。肺结核咯血病人,出于对咯血这一症状的不同认识,出现两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将之分为,恐惧焦虑型及悲观失望型,不论哪行都是由于对疾病,预后不理解,引起的心理失衡。对于这种病态心理,如能及实施与心理护理,将会迅速纠正病人的心理障碍,无疑这对迅速止血,促进疾病好转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每个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相应的心理支持,正确认识疾病。创造病人心理最佳环境。建立融洽的医护关系,对医护人员信赖,有安全感。其次,要告诉病人家属对病人多安慰、多关怀和理解。使病人感到家庭的温暖,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大咯血的治愈除药物作用外,精神状态与治疗抢救成功有密切相关的作用。因此,我们密切观察病情,使病员合理要求得到满足,并予以适当的暗示治疗,例如某某患者,入院后反复大量咯血,病人情绪极度低下、恐惧、紧张,认为自己的病情复杂及恶化,难以抢救和治疗,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治疗。当护理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的进行了心理护理,反复解释肺结核咯血的病理过程以及治疗护理的措施及转归,强调了有利因素,使病人对大咯血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自尊心。通过了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痊愈出院可使病人产生情绪变化,精神调节减轻心理负担,使组织器官机能恢复达到健康状态。反之,护士不良的行为和语言的刺激,可使病人恐惧、气愤而加重心理负担,不利于抢救及治疗,告诉患者止血有一过程,绝望而且还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心理常见于大咯血和多次咯血治疗无效,及少量咯血并伴有全身衰竭的重症患者,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仍是难题,给他们讲述严重大咯血抢救成功的病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大咯血的同时,要多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只有放松自己,消除紧张,安静休息,对疾病的恢复才会更有利。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用通俗的语言把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介绍给患者。以消除病人的顾虑恐惧,提高病人和疾病作斗争的心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顾丽娅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结核 >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