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
编号:12801694
中医药辨证治疗痤疮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第1期
寻常性痤疮,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肝肾阴虚,清热解毒
     摘要: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针对痤疮的病因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滞血瘀5型,分别给予辨证选方用药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肝肾阴虚;清热解毒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33-01

    痤疮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庖、结节、囊肿及瘢痕,好发于面、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对于痤疮的病因,古代医家多数认为属肺风粉刺范畴,因颜面主要是肺、胃、大肠经所过之处,所以主要是肺、胃、大肠经郁热所致。现代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医家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并针对痤疮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学习多位医家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体会,将痤疮分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滞血瘀5型。

    1 肺胃积热型

    肺胃积热型是痤疮的中医经典分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曰:“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又云:“此由肌腠受于风邪,搏于津液,津液之气,因虚作之也。”肺主表,外合皮毛,肺经起于中焦,上行过胸,若腠理不密,热邪乘机侵犯肺经,使肺经血热郁滞,则肺卫失宣,皮毛被郁,邪毒肺热蕴于肌肤而致病;内因则由于饮食不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