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药品·A版》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82812
娄红祥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食品与药品·A版》 2010年第5期
     娄红祥,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山东临沂苍山人。中共党员,博士,天然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担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山东省药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娄红祥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药学系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获沈阳药科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起在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1996年1月任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副主任,1997年12月任山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1998年11月任山东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2001年1月任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1997年3月至1998年11月在日本国立生命工业技术研究所访问研究。2003年10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助理、药学院院长,2004年1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药学院院长,2005年10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娄教授目前讲授《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天然药物化学》、《药学概论》3门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放在从苔藓植物和传统药材中发现活性萜类、多酚和生物碱,天然产物的抗真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机制研究,天然抗氧化剂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3个领域。现任《中草药》、《中国天然药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亚太传统医药》、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Phytochemical Analysis、Chemistry&Biodiversity、Drug Discoveries & Therapeutics和BioScience Trends等期刊编委,同时还是Phytochemistry Letters、Journal ofAgricultural and Sood 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引用近20篇,2004~2009年发表SCI论文66篇;1996年和200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年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00年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称号,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娄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资助计划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山东省重点科研课题等多项,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新药研发课题多项。近年开展了多酚类化合物等抗氧化剂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研究,同时还系统研究了中国苔藓植物化学成分,苔藓植物抗真菌、抗真菌耐药方面的研究有新的发现和突破。近5年获得10项基金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苔藓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学意义的研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项目:注射用羽苔素——一种新型肿瘤耐药逆转剂的临床前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两项:现代色谱,波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和微生物来源免疫抑制剂相关微生物菌株的代谢网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苔藓植物中抗真菌耐药有效成分的高通量发现与衍生物,苔类植物成分抑制真菌生物被膜形成及逆转耐药的研究,原花青素诱导心肌细胞内源性抗氧化剂分子机理和抗氧化性损伤的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项目:苔类植物联苄类化合物抗真菌及逆转真菌耐药机制研究: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基于糖识别的重大疾病耐药逆转剂的研究;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抗肝炎药物生物碱,有机酸复盐的研制。目前已完成近40种动植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发现新结构化合物100多个。获得新药证书3项,获得批准进行的临床研究5项,临床待批新药4项,新药审批进行中4项。已获国家专利5项:联苄类化合物13,13’-O-异丙叉基片叶苔素D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各方法,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羽苔素E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乙酰水杨酰基葛根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总黄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中专利9项。主编《苔藓植物化学和生物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参与编著《天然产物化学进展》和《实用天然有机产物化学》,翻译著作《药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http://www.100md.com(于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