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453018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7日 王艳伟
第1页

    参见附件(285KB,2页)。

     [摘要]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特点,以保证抗结核方案顺利实施。方法:观察并记录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程度、时间,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进行对比。结果: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总发生率为24.3%,其中老年组30.2%,中青年组1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15,P120 U/L 发生率:老年组28.3%,中青年组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5,P21 μmol/L 发生率:老年组14.2% ,中青年组 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8,P21 μmol/L,谷丙转氨酶(ALT)>80 U/L 。

    1.3 方法

    抗结核治疗前常规检查空腹静脉血肝功能,包括TBil、ALT、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其正常值标准为:TBil 8-21 μmol/L,ALT 0-40 U/L,总蛋白60-83 g/L,球蛋白35-55 g/L,清蛋白20-35 g/L。206例患者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治疗过程中每半月复查肝功能一次,如有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及乏力加重时,再复查肝功能,发现药物性肝损害后,停用相应抗结核药物,首选甘利欣加强护肝治疗,记录两组肝功能损害的例数、程度、肝功能受损时间及预后。

    1.4 抗结核治疗方案

    206例患者均采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S-链霉素),葡醛内酯护肝治疗。其中异烟肼0.3 g/d,一次静点或口服;利福平0.45 g/d,晨空腹口服一次;吡嗪酰胺0.25 g/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