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25期
编号:1150636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回顾42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过程,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根据国内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结果:溶栓再通34例,5例患者效果不明显,3例死亡。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采取早期溶栓,做到严谨、全面、全程的护理,能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7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随着溶栓疗法的开展,其病死率也逐年下降,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的近远期预后。如何正确护理,将直接影响到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6~87岁,平均68.5岁。其中广泛前壁 24例,前间壁5例,前壁4例,下壁4例,广泛前壁+下壁3例,下壁+右室2例。

    1.2 溶栓方案

    1.2.1 溶栓前常规记录18导联心电图,查心肌酶谱,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

    1.2.2 溶栓方法是根据患者体重,用生理盐水100 ml加国产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在0.5~1.0 h内静脉滴注,同时监测PT、APTT,待恢复至正常1倍时,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7 d,继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同时给以常规治疗(极化液,扩冠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1.2.3 患者入院后给以心电监护,嘱绝对卧床,溶栓后0.5、1.0、2.0、4.0 h及以后1周,每天复查心电图,同时监测心肌酶的变化情况,严密观察心电活动,详细询问胸痛缓解的程度。药物使用方法根据1996年制订的国内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

    1.3 冠脉再通的判断指标

    冠脉再通的判断指标:①开始溶栓治疗的2 h内,S-T段指定最显著的导联下降>50%;②CK-MB酶峰提前出现,距发病后14 h内;③开始溶栓治疗的2 h内,胸痛迅速减轻或完全缓解;④开始溶栓治疗的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可判为再通,但③、④二项组合不能判为再通。

    2 结果

    2.1 溶栓时间

    患者从发病至溶栓时间均<6 h,其中发病3 h内溶栓30例,26例再通,占86.67%;>3~6 h溶栓12例,再通8例,占66.67%。

    2.2 再通率

    再通34例,占80.9%,患者均好转出院;5例效果不明显;1例出现室颤,抢救无效死亡;2例死亡均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梗死面积扩大所致。

    3 护理要点

    进入内科ICU,嘱绝对卧床休息,中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详细记录T、P、R、BP。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要求环境安静,谢绝探视。医务人员要尽可能多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暗示,减轻其恐惧心理,尽量放松。对个人隐私感强烈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其的恶性刺激[2]。因恐惧会使患者全身紧张、心率增快,从而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这样可以减少梗死心肌的坏死面积,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心理护理对AMI患者的抢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抽血急查血常规、血型、心肌酶、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四项、肌钙蛋白,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掌握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规备好除颤器、心电图机、利多卡因、多巴胺、阿托品等抢救器械及药品。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打印溶栓前18导联心电图。

    阿司匹林160~3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溶栓后再闭塞和反复心绞痛。

    准确记录溶栓的时间,计算好溶栓药液的滴速。密切监测BP、P、R并记录;配合医生0.5、1.0、2.0、4.0 h做1次18导联心电图及以后1周每天复查心电图,电极位置严格固定;分别于起病后第6、8、10、12、14、16、20、24、48小时抽血测心肌酶;测血RT、BT、CT、凝血四项,1次/d,连续5 d。

    做好床头及书面交接班,观察是否有:①出血: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全身皮肤、黏膜、牙龈、大小便及痰的颜色变化,是否有鼻出血的现象。②心律失常:AMI患者溶栓治疗时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猝死。故需严密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早治疗。③低血压:低血压可由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所致,也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性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有关,故溶栓过程需每5~10分钟测血压 1次,溶栓后3 h内,每30分钟测血压 1次,之后每小时测血压 1次,平稳后根据医嘱测血压。

    4 讨论

    溶栓疗法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30~90 min)、完全(血流达TIMI 3级)及持续开放。溶栓疗法已成为AMI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在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同时,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法来救治AM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于无心血管介入条件的基层单位。溶栓治疗的疗效存在时间相关性,尽早溶栓至关重要,应尽量缩短发病至溶栓的时间,一旦确定AMI为溶栓适应证,从入院至用药不超过30 min。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的近远期预后,溶栓越早预后越好,应该在6 h内完成[3],能有效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左心室功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和近期病死率。为适应这一要求,要从各方面提高护士的素质。训练心血管急救专业护士,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可明显提高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对AMI急救及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静脉溶栓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护理工作不可忽视,再通指标的观察、严密的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及时的心理护理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5): 328-329.

    [2]纪婕. 心理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4): 49.

    [3]陈灏珠. 心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79.

    (收稿日期:2007-08-12), http://www.100md.com(钱黎花 黄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