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27期
编号:11805327
卫生毒理学毕业实习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27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本文对我校1985年以来卫生毒理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经验体会进行简要总结与思考,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毕业实习教学;回顾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140-02

    毕业实习教学,是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卫生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诸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同时生命科学领域中新的理论和研究手段、技术日益渗透到毒理学科中[1]。卫生毒理学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包含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而公共卫生学院职业与环境卫生学系自从1985年以来一直实行规范的毕业实习,每年都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本学系进行毕业实习。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和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本文对卫生毒理学领域的毕业实习教学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1 本学系的主要做法

    1.1 实行导师负责制,全面指导,严格要求

    学系每年都安排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全面负责学生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根据分配的学生人数和科室的科研课题内容情况,分为几个课题组,原则上每位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组,并由具体的教师负责其实习,尽量让他们都能熟悉科研的各个环节,即:科研选题、立题,课题设计、实验技术操作、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论文以及论文的答辩。指导的内容包括:①对实习生的思想指导;②对实习生的科研能力培养;③指导实习生做好实习总结;④关心实习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情况等。实习过程要求每位学生写出综述、课题设计、论文各1篇,并提交学系各1份进行归档保存。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实验操作要规范,观察与记录结果要客观、及时,分析要符合逻辑,作出结论要恰当,使学生养成严肃的科学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1.2 注重对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

    1.2.1 提供科研方向或范围,进一步了解课题的研究状况毕业实习时间短,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尽快地熟悉将要进行的科研实习,在开学第1周,学生分组并安排各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科研方向。指导教师针对课题研究方向有的放矢给学生拟定科研方向、缩小范围,引导学生在限定的科研方向、范围内选题立题,避免学生在漫无边际的“海洋”中徘徊不前,减少选题的盲目性。一般提供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研究的综述资料,但不提供相关研究的详细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1.2.2 有针对性地进行基本的科研方法与思维的培养在学生进行各项工作之前,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基本科研方法的培训、指导。如查阅文献的各种方法的简单介绍,提供相应的免费医学网站,培养学生在网上查找、索取相关资料的能力;介绍常用软件包如SPSS、EPI、INFO、POMS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整理、分析数据时强调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客观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研习惯、作风。

    1.2.3 指导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经过查询和阅读科研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导师先给学生介绍课题设计的方法、一般要求与注意事项,再由学生提出课题设计的具体方案,肯定学生设计方案时也指出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与学生一同分析讨论,尽量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质量。

    导师介绍论文撰写的几种方法后,由学生选择部分实验资料,分头有所侧重的撰写论文。经过反复几次的修改、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论文撰写的方法,并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投稿的常识与技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更好地胜任将来的科研工作。

    1.2.4 积极组织好论文答辩各课题组指导教师分别对实习生进行预答辩,现场指正学生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体学生参加学系答辩后,评选出质量较高的论文送到公共卫生学院答辩交流。学系答辩要求:阐述课题8 min,回答问题5 min,汇报内容制作成课件。学系全体教师不但在思想上重视学生参加学系答辩,把学系答辩作为检阅学生的毕业实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而且在组织行为上,布置答辩会场,在答辩过程中都能踊跃提问,同时鼓励学生对答辩人提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1.3 “引而不抱”与“因材施教”

    “引而不抱”是要求把实习指导工作建立在让实习生独立实践的基础上,指导与放手的统一。由于实习生各方面的差异性,教师在“引”的时候,应区别不同对象,因材施教,实施具体指导。个别同学成绩优秀、英语水平高,或是学校保送研究生,要求其翻译一篇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由导师校改,使其科研能力大大提高。

    1.4 爱护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学生进入学系,教师对其既严格要求,又爱护有加。本科室卫生毒理学科研工作较繁忙,常有加班现象,甚至节假日也得不到休息,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工作餐或水果、饮料等点心。每年毕业实习都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联系工作常出现问题,导师时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关心联系工作进展,大力帮忙联系工作,使得师生情深,关系融洽,甚至毕业后有的师生成为“万年交”。如此,虽然毕业实习繁忙,学生也能学到很多知识,科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心情愉快。

    2 几点体会

    2.1 狠抓各个环节的贯彻落实

    只有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才能确保培养学生的全面科研能力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才能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2.2 要充分发挥实习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实习生独立性、创造性发挥得如何,是实习成败的关键。为此,教师一要敢于放手,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二要正确对待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工作上的失误,应帮助他们总结失误的经验教训,提出改正办法,三是要鼓励实习生的创造精神,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挥创造才能。

    2.3 教师自身的素质(继续)教育是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教学责任心、科研水平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卫生毒理学是一门高速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生命科学的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很快被应用于卫生毒理学中。这些都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需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跟踪国内外的医学科研动态,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2.4 在毕业实习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要注重在课程学习时培养创新能力,更要注重在毕业科研实习阶段培养创新能力。在毕业实习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尤其要着力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不过,在毕业实习教学实践中作者仍感有不少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努力改进和完善。

    3.1 学生选题盲目性较大,加强选题引导

    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狭窄、对科研课题了解不够,选择学系或课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无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如此现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选择课题的引导。教师在课程教授时可适当介绍自己研究方向领域的相关例子、研究进展和成果,扩大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以后生产实习课题的选择性。

    3.2 经费较少,多途径增加经费

    实习经费较少,无法开展一些有创造性的实验,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建议学校增加学生毕业实习经费之外,从教师科研经费(纵向、横项课题)中贴补一定的资金用于学生实验。

    3.3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①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过程中敢于质疑;②敢于提出问题。“留心处处皆学问”,培养学生能抓注事物的微小变化穷根究底的能力;③敢于对无争议的结论提出问题[2,3]。其次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反复思考的优良品质。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毕业实习的短期阶段内,如何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落实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途径、环节中去,是毕业实习教学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作者设想,在以后毕业实习教学过程加强探索研究:如何在学生毕业实习阶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本文从卫生毒理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对21年来的卫生毒理学毕业实习教学进行回顾,总结一些做法和几点体会,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策。这些对全面培养和提高新世纪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渝华,刘玉清,张晓铃. 搞好毕业实习-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预防医学科研人才[J]. 现代预防医学,2000,27(2):234-235.

    [2]潘懋元,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224.

    [3] 何士青,陈少岚.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51.

    (收稿日期:2007-07-22), 百拇医药(李煌元 张文昌 朱建林 陈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