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介绍 72 例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达临床痊愈标准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异常心态及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折;牵引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73-02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骨质疏松,内环境不易维持平衡,不少伴有重要脏器病变和生理功能改变,骨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常因护理不当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有的还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这类患者做好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科自2004年6月~2007年7月,收治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72例。由于治疗方案合理,护理措施切实可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72例,男58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4例。分别行下肢皮肤牵引、股骨髁上骨牵引、胫骨结节骨牵引、跟骨牵引及消肿、抗炎等对症治疗。住院牵引时间最短42 d,最长93 d,平均64 d。出院前均行X线拍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72例均达临床痊愈标准后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患者受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些患者受伤后有悲观情绪,有些是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有些还因受伤后得不到子女们的关心而产生痛苦情绪[1]。加上老年患者大多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反应一般比较缓慢,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像年轻人那样连贯和流畅。因此,在护理中要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反应,给予耐心指导,处处关心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和躯体不适问题,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从而稳定情绪,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修养环境,减少一切不良刺激。对不能很好配合治疗的患者,耐心讲解骨牵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医护人员与之亲切交谈最易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交谈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认识,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护理。同时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满足其需要,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后一般护理
做好监测和记录,对严重骨折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及时记录骨折段的失血情况。注意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病人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变化,因创伤、疼痛刺激、情绪激动更易增加心脏负担及血管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意外发生。教会患者做床上抬臀活动,保持病床单元的整洁,对受压部位的皮肤经常用红花酒精按摩,预防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时常拍打背部,协助咳嗽,有痰尽量咳出,必要时可用祛痰剂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2.3 牵引护理
牵引可分为持续性皮牵引和骨牵引两大类。每日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变位,牵引重量是否搁置,姿势是否偏斜或滑下,牵引绳有无覆盖。上半身的力线和牵引力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增加反牵引力,抬高床尾15~30 cm 。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老年性患者血液循环差,加上牵引,特别是皮肤牵引的病人,可因皮肤牵引套缠绕过紧而致血液循环障碍[2]。老年患者疼痛阈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增强,要多注意观察牵引力与对抗牵引力是否平衡,行皮肤牵引的牵引套是否滑脱、松弛、移位,皮肤有无水泡或炎症等情况。若出现牵引肢体疼痛,不可随意减轻牵引重量或放松牵引,应对症处理。穿刺局部保持针眼清洁干燥,每日用75%乙醇滴于针孔处1~2次,不可除去血痂,针眼用无菌纱布盖好。牵引两端应插上带盖的无菌小瓶以免戳破被单、衣服,避免牵引针左右移动,如发现偏移,不可随意调整,嘱病人不要触碰插入牵引针的部位,防止骨质感染[3]。牵引治疗初期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末梢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经常测量患肢的长度并与健侧对照。测量时将健侧肢体放于和患肢相对称的位置,防止过度牵引,引起骨延迟连接或骨不连接。
2.4 饮食护理
老年人整个消化机能降低,胃肠蠕动减慢,并且因卧床后消耗减少或惧怕床上大便等情况,造成食量减少,易发生大便秘结。因此,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吃高纤维类的食物,经常按摩腹部,定时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防止便秘腹胀以及尿路感染。
2.5 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让患者愉快地接受锻炼,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前提。它既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也可以防止关节僵直。但由于患者惧怕心理和对疼痛的敏感,往往早期不愿意行功能锻炼,结果导致骨折延迟愈合,肢体僵硬或强直,此外,由于老年人处于高凝状态,卧床制动时间长,易诱发血栓性静脉炎,因此,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牵引过程中,早期护士应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及伸屈足趾运动以利消肿,预防关节粘连[4]及肌肉萎缩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血栓性静脉炎,关节僵硬和足下垂等。去除牵引后就可以做屈髋、屈膝练习,2~3周开始可扶拐下地练习步行[5]。对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让病人积极参与并愉快配合。术后体位的舒适护理,使肢体位于功能位,能有效减少下肢肿胀,对患肢起保护作用。功能恢复的舒适护理有利于血液回流,预防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粘连,早日恢复关节功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生命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和最终目标[6]。
[参考文献]
[1]高华,骆贤萍,刘琴,等.高危、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3.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6.
[3]姜寿保,李同人.外科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4.
[4]傅丽华,王桂英,王玉萍.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597-598.
[5]钱雪梅,邓超明,宁军.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4):187.
[6]张萍,梁俊华,何丽霞,等.肌肉注射舒适体位的应用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5.
(收稿日期:2007-09-05), 百拇医药(韦燕萍 黄美蔼 黄如娇 黎 瑜)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折;牵引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73-02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骨质疏松,内环境不易维持平衡,不少伴有重要脏器病变和生理功能改变,骨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常因护理不当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有的还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这类患者做好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科自2004年6月~2007年7月,收治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72例。由于治疗方案合理,护理措施切实可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72例,男58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4例。分别行下肢皮肤牵引、股骨髁上骨牵引、胫骨结节骨牵引、跟骨牵引及消肿、抗炎等对症治疗。住院牵引时间最短42 d,最长93 d,平均64 d。出院前均行X线拍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72例均达临床痊愈标准后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患者受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些患者受伤后有悲观情绪,有些是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有些还因受伤后得不到子女们的关心而产生痛苦情绪[1]。加上老年患者大多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反应一般比较缓慢,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像年轻人那样连贯和流畅。因此,在护理中要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反应,给予耐心指导,处处关心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和躯体不适问题,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从而稳定情绪,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修养环境,减少一切不良刺激。对不能很好配合治疗的患者,耐心讲解骨牵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医护人员与之亲切交谈最易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交谈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认识,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护理。同时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满足其需要,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后一般护理
做好监测和记录,对严重骨折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及时记录骨折段的失血情况。注意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病人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变化,因创伤、疼痛刺激、情绪激动更易增加心脏负担及血管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意外发生。教会患者做床上抬臀活动,保持病床单元的整洁,对受压部位的皮肤经常用红花酒精按摩,预防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时常拍打背部,协助咳嗽,有痰尽量咳出,必要时可用祛痰剂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2.3 牵引护理
牵引可分为持续性皮牵引和骨牵引两大类。每日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变位,牵引重量是否搁置,姿势是否偏斜或滑下,牵引绳有无覆盖。上半身的力线和牵引力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增加反牵引力,抬高床尾15~30 cm 。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老年性患者血液循环差,加上牵引,特别是皮肤牵引的病人,可因皮肤牵引套缠绕过紧而致血液循环障碍[2]。老年患者疼痛阈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增强,要多注意观察牵引力与对抗牵引力是否平衡,行皮肤牵引的牵引套是否滑脱、松弛、移位,皮肤有无水泡或炎症等情况。若出现牵引肢体疼痛,不可随意减轻牵引重量或放松牵引,应对症处理。穿刺局部保持针眼清洁干燥,每日用75%乙醇滴于针孔处1~2次,不可除去血痂,针眼用无菌纱布盖好。牵引两端应插上带盖的无菌小瓶以免戳破被单、衣服,避免牵引针左右移动,如发现偏移,不可随意调整,嘱病人不要触碰插入牵引针的部位,防止骨质感染[3]。牵引治疗初期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末梢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经常测量患肢的长度并与健侧对照。测量时将健侧肢体放于和患肢相对称的位置,防止过度牵引,引起骨延迟连接或骨不连接。
2.4 饮食护理
老年人整个消化机能降低,胃肠蠕动减慢,并且因卧床后消耗减少或惧怕床上大便等情况,造成食量减少,易发生大便秘结。因此,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吃高纤维类的食物,经常按摩腹部,定时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防止便秘腹胀以及尿路感染。
2.5 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让患者愉快地接受锻炼,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前提。它既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也可以防止关节僵直。但由于患者惧怕心理和对疼痛的敏感,往往早期不愿意行功能锻炼,结果导致骨折延迟愈合,肢体僵硬或强直,此外,由于老年人处于高凝状态,卧床制动时间长,易诱发血栓性静脉炎,因此,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牵引过程中,早期护士应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及伸屈足趾运动以利消肿,预防关节粘连[4]及肌肉萎缩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血栓性静脉炎,关节僵硬和足下垂等。去除牵引后就可以做屈髋、屈膝练习,2~3周开始可扶拐下地练习步行[5]。对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让病人积极参与并愉快配合。术后体位的舒适护理,使肢体位于功能位,能有效减少下肢肿胀,对患肢起保护作用。功能恢复的舒适护理有利于血液回流,预防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粘连,早日恢复关节功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生命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和最终目标[6]。
[参考文献]
[1]高华,骆贤萍,刘琴,等.高危、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3.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6.
[3]姜寿保,李同人.外科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4.
[4]傅丽华,王桂英,王玉萍.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597-598.
[5]钱雪梅,邓超明,宁军.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4):187.
[6]张萍,梁俊华,何丽霞,等.肌肉注射舒适体位的应用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5.
(收稿日期:2007-09-05), 百拇医药(韦燕萍 黄美蔼 黄如娇 黎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