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32期
编号:11513518
提高心电图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的初探(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32期
     [摘要] 课堂讲授法是心电图学教学方法中的基本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搞好课堂讲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大纲,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看、做、论”等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电图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教学质量;心电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R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17-02

    心电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学习的“注入式” 教学法。近年来,尽管各高等医学院校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并试图将“学导式”、“启发式” 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之中,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中,仍然是在“学导式”、“启发式”外衣下进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实际上仍未摆脱中心化、呆板化、形式化的三化的困扰[1],学生存在“上课难听懂,看书难理解”的被动局面[2],既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培养。为了培养智能型的医学人才,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笔者近几年来将心电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智能培养等问题综合起来加以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如下教学体会,供同行参考。

    1 重视基本知识,讲好第一堂课

    心电图教学的第一节基本知识《正常心电图》是全篇心电图的基础和高度概况,其内容包括心电图的概念、心电产生的原理、导联的连接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