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513395
中药静脉注射联合肝炎灵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肝病62例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33期
     [关键词] 肝炎灵;穴位注射;慢性肝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36-01

    我院2002年3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和肝炎灵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肝病6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10~46岁,平均36岁。乙型肝炎48例,丙型肝炎10例,(乙+丙)型肝炎4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12~66岁,平均37岁。乙型肝炎51例,丙型肝炎9例,(乙+丙)型肝炎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型、肝功能损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药作为基础治疗,辨证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三型,分别给予茵陈蒿汤、逍遥散、一贯煎加减。治疗组:肝炎灵(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穴位注射。取肝炎灵2~4 ml,每次选1组穴位(肝俞、太冲,脾俞、足三里,胆俞、阳陵泉)交替进行注射,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操作方法:选肝俞、胆俞、脾俞时直刺0.5寸,选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穴时直刺一寸。用5 ml注射器,局部碘伏消毒,选准穴位垂直刺入,得气回抽无血时,每穴注入1~2 ml,术毕局部按摩3 min。对照组:静滴甘利欣30 ml,1次/d,2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完全正常且连续2次以上。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肝功能基本或接近正常或ALT、AST较前下降70%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进一步加重,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 百拇医药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1例(82.3%),好转9例(14.5%),总有效率96.8%,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37例(59.6%),好转22例(35.5%),总有效率95.1%,无效3例。两者在显效率方面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7.67)。

    4 观察与护理

    4.1 观察及注意事项

    要耐心向病人解释穴位注射的原理、作用和目的,讲清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反应,尤其要让病人知道得气时的“酸、麻、胀、困”的感觉,帮助其克服紧张、畏惧心理,从而赢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打消顾虑,身心放松,积极配合操作,以减少晕针、滞针、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严禁空腹注射。术前要严格消毒,准确定位,对进针方向、深浅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在得气回抽无血时再注射,术后要在局部加压按摩3~5 min,以加强针感,减少血肿的发生。每次都要注意观察病人针感的强弱及有何反应并做好记录。
, 百拇医药
    4.2 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以清淡可口饮食为宜,保证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少食多餐,绝对禁酒,为肝细胞修复创造合适的物质条件。指导病人规律生活,活动期要求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慢节奏的舒缓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严禁互串病房,以防止各型肝炎的交叉、重叠感染。

    4.3 心理护理

    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正常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及脏腑功能保持最佳状态[1],有助于肝病康复,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慢性肝病病人病程长,体质差,精神压力大,易产生焦虑、自卑、悲观、绝望甚至抑郁、变态等心理。护士要和病人“交心”,尊重人格,平等对待,建立良好互信的护患关系,要前瞻性地掌握其心理活动,并相应地做好预防、疏导、解释工作,以解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穴位注射可改善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2],随着药物与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病人的经络、脏腑功能不断加强,病情逐渐好转,良性心理刺激出现,免疫调节功能增强,肝细胞坏死减少,修复能力增强,促使其向康复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夏阳.115慢性肝病心理护理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7):84.

    [2]刘宏伟.现代针灸临床论坛[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16.

    (收稿日期:2007-10-10), 百拇医药(付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