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582480
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综合训练运动疗法。在患者入院第1周和出院前,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康复组患者肌力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脑血管患者肌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锻炼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28-02

    研究表明,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1~3]。脑卒中病人发病急,恢复较慢,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早期功能锻炼能纠正和改善预后以避免脑损害加重,抢救受缺血损害而尚未死亡的脑细胞,以修复缺血脑组织的功能。因此,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十分重要。我院对8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及时、有效、个体化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经CT或MBI证实,首次发病,伴有偏瘫。其中,男48例,女32例;45~80岁,平均(59.5±11.3)岁;左侧肢体偏瘫46例,右侧肢体偏瘫34例;脑出血25例,脑梗死5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方法

    2组患者均按照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常规护理,康复训练组采用综合训练的方法。

    1.2.1运动疗法第1阶段(病情稳定后1、2周)卧位训练:①正确卧姿(仰、侧卧)。②患侧上肢控制能力训练。③床上翻身(左、右、仰、俯)。④床上移动(左、右、上、下)。国桥式运动(双桥、单桥)。⑤卧位-坐位训练。指导桥式运动,夹腿运动等,床上翻身和起坐训练,患侧上肢自助伸肌训练。

    第2阶段(病情稳定后3、4周) 坐位训练: ①静态坐位平衡。②动态坐位平衡(视觉、够物、外力推动平衡)。③坐位耐力训练30 min以上。④患侧上肢功能训练(双手交叉前伸肘,推物,翻掌;前臂旋前、旋后;伸肘、腕屈、伸;手抓放;双手协调)。⑤坐位-站位练习:坐位平衡的三级训练、坐位-立位的转换训练、立位平衡的三级训练、部分患者进行爬行位及生活活动训练、上肢近端-远端关节的伸肌运动训练。

    第3阶段(病情稳定后第5~8周)站位训练:①静态站位平衡训练。②动态站位平衡训练(视觉、够物、外力推动平衡)。③站位耐力训练(30 min以上)。④行走前肌力准备(臀大肌:卧位单桥抬臂-站位伸髋;臀中肌:站位侧行;股四头肌:卧、坐、站位伸膝,患侧踏上台阶;腘绳肌:仰卧及站位屈膝,下台阶;踝背屈,踝滚动)。

    第4阶段(病情稳定后第9~10周)行走训练:①患腿负重。②重心转移(左、右、前、后)。③骨盆旋转(左前、右前)。④站位相(伸髋、伸膝、踝背曲)。⑤摆动相(伸髋、屈膝、踝背曲)。⑥平地步行训练。⑦上下梯训练。⑧实地步行、上下楼梯训练。

    1.2.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设计简单易行的动作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击球,拾豆子,拨算珠以及穿脱衣服和使用餐具等。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1次/d,20 min/次。

    1.2.3康复评定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康复治疗前和出院前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的评定方法是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临床评定标准进行。测定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

    2 结果

    患者出院前Barthel指数[4]评定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提高(P, 百拇医药(江美霞 陈 赛 莫雄飞 周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