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2)
第1页 |
参见附件(618KB,1页)。
1.2.3 术后处理继续原抗结核方案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引流管于术后24~48 h拔除,术后12~14 d拆线,2周后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术后支具保护3~6个月直至摄片证实植骨融合。出院后应用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抗结核治疗6~12个月,平均9个月,期间警惕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复查血常规、ESR、肝肾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检验和配对设计两均数方法进行前后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随访70例,随访时间24~38(中位数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Chen标准,优38例,良25例,一般7例。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植骨床与髂骨块间有明显骨的重新塑形,骨小梁重新排列,髂骨块无移位与吸收,钢板螺钉无折断、松动及脱出,畸形明显矫正,可见纵行骨痂。30例合并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术前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0例,C级11例,D级4例,E级0例,术后:A级3例,B级3例,C级2例,D级11例,E级11例,术前脊柱后凸(38.80±3.50)°,术后(12.30±2.40)°,均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1,2。
3 讨论
3.1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意义
临床上早已非常重视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意义。卧床休息、石膏床制动或支具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均是为了维护脊柱的稳定性,而达到结核病灶局限、静止和修复的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1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