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605593
中医辨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2期
     [关键词] 辨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053-02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下降,不能将血液排出,静脉回流受阻,使脏器动脉系统血供不足,而静脉系统血脉淤阻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心脏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我们在临床中根据其病理变化规律辨治,疗效明显,现简介如下:

    1 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心气衰弱为主,标实以瘀水互结为主

    中医有“心衰”病名,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说:“心衰则伏。”《金匮要略》云:“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中医称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下降、不能将血液排出为心气衰弱,静脉回流受阻为血脉淤阻,血液不能排出而留于心内为心血淤阻,心脏扩大为心胀,心律失常为心悸,心衰引起的水肿为心水。《灵枢·胀论》云:“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金匮要略》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心不欲饮”。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为血液运行的动力器官,由于各种原因损伤心气,导致心气衰弱,心行血无力,则血脉淤阻而留聚心内,久之则心脏胀满而肿大、心悸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