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424KB,2页)。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按入选顺序,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B超定位后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后注入异烟肼针0.2 g,阿米卡星针0.4 g,尿激酶针10万单位(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每3天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共1~6次。溶解后即不再注药。对照组抽液后每次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针0.2 g,阿米卡星针0.4 g,生理盐水20 ml,其余同治疗组。结果:所有病例注药3 d后,B超观察。治疗组65例患者中第1次注药后溶解18例,第2次注药后再溶解23例,第3次注药后又溶解8例,第4注药后又溶解8例,第5次注药后又溶解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60例患者,前3次注药后均未见溶解,继续注药2~3次,第4次注药后溶解5例,第5次注药后又溶解4例,总有效率15.0%。结论:B超引导下,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关键词] 尿激酶;包裹性胸腔积液
[中图分类号] R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059-02
结核是引起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根据积液的状态,可分为游离性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文献报道约30%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由于胸膜炎症、纤维蛋白沉着,导致胸膜粘连、积液包裹,甚至胸膜增厚,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积液的表现,使胸水更加难以抽出,疾病迁延不愈[1]。而患者一旦出现包裹性积液、胸膜增厚,则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不同影响。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明确诊断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为其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观察其疗效,并了解尿激酶的最佳注入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X线胸片和(或)肺CT显示包裹性胸腔积液呈斑片状、条带、梭形阴影不等,不随体位及呼吸运动改变。其中,右侧58例,左侧64例,双侧3例;其中胸膜明显增厚44例。B超显示多条光带分隔的液平或液性暗区、内见光带飘浮,有光斑、光束,胸水不能有效抽出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5例,均经抽液查到结核杆菌。病程时间均小于2个月,按入选顺序,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9~57(34.00±8.23)岁;对照组60例,男36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