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32期
编号:11720656
临证心悟之辨证施治重脾胃(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32期
     [关键词] 脾胃;气血;痰湿;胸痹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8)11(b)-054-02

    笔者在临证时,不仅重视气血的辨证,并且对脾胃的调理和辨证尤为注重。调整脾胃是总体的观念,此乃取其中庸之道。下面就此作一介绍:

    从《内经》的四时法则来讲,脾胃的重要性。《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法则是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规律,根据天人相应的观念,民国时,恽树玉说:“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明此理,则触处荆棘,内经无一语可通。”《素问·至真大要论》又说的:“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内经》的“四时之法”也就是研究生命规律的一种模式。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明确提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也就是强调四时与五脏的变化规律,更说明脾在五脏中的重要。至于脾,《素问·真藏论》则说:“脾为孤脏,中央以灌四旁。”《素问·太阴阳明论》又说:“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也就是,脾通过主运化,化水谷之精微荣养四脏、运转气机斡旋四脏,是蕴藏于四时、四脏之中的调节中心。后世称脾为后天之本即此。那么,如何从脾胃而论治胸痹证呢?

    1 从经络上讲(经脉关系)

    脾胃居于中焦,心居于上焦,以膈为界,互不相连,但心脾以脾胃之支脉、大络、经筋紧密联系,络气互通,故心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足太阴脾经,其支者从胃上膈注心中。胃支大络,谓之虚里,而虚里乃心尖博动处。如《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