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1747849
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防治高血压59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5日 吴 燕 叶澄健 蓝巧因
第1页

    参见附件(1495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防治高血压的效果并探讨社区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方法:59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入组接受治疗随访时间长短分两组:A组满6个月未超1年,B 组满3个月未超6个月。均给予健康教育,制定干预手段,配合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或双氢克脲噻治疗,平均随访(4.86±2.65)个月,观察血压下降情况。结果:总达标率为59.32%,显效率为33.9%,有效率为5.08%。连续治疗满6个月组达标率为82.35%,高于未满6个月组的50.00%(P<0.05)。结论:在社区干预基础上,配合使用小剂量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或双氢克脲噻,对社区防治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是一种方便、有效、经济、可持续的方法。

    [关键词] 社区干预;联合用药;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025-02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1],我国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寻求一种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的防治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9例均为我区南岗地区经社区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合并糖尿病、痛风、喘息性支气管炎者。男性30例,女性29例,男女比例为1.03∶1,年龄40~84岁,平均(62.34±11.9)岁。其中,1级高血压16例,2级高血压23例,3级高血压20例。根据入组接受治疗随访时间长短分两组:A组满6个月未超1年,B组满3个月未超6个月。

    1.2防治方法

    入选患者给予高血压防治知识辅导,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帮助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戒烟,减轻体重,减少盐的摄入,减少过多的酒精摄入,适当运动,多吃水果蔬菜,减轻精神压力等)。同时给予硝苯地平片5~10 mg,3 次/d,联合双氢克脲噻12.5~25.0 mg/d或倍他乐克25~50 mg/d。初始每周随访1次,血压控制不理想时调整用药剂量,力求平稳降压。第1个月内收缩压下降不超过25%,第2个月起每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4.86±2.65)个月。

    1.3判断标准

    持续治疗3个月以上,血压达标:一般人血压低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60岁者血压低于150/90 mm Hg。显效:血压未达标,但收缩压下降2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有效:血压下降未达显效。无效:血压不降反而上升。并将两组的达标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血压达标35例,占59.32%;显效20例,占33.90%;有效3例,占5.08%;无效1例,占1.69%。A组与B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与B组比较,χ2=5.249,*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运动治疗等高血压综合防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4-8]。本组病例入选后均予健康教育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干预手段,并经过随访监督切实执行,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联合药物治疗。本组选用硝苯地平为主,配合倍他乐克或双氢克脲噻,此种组合价格低廉,平均日费用0.05~0.96元,并且后两种药物可缓解硝苯地平引起的心动过速、胫前水肿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从结果来看,这种联合防治方法执行时间越长,对血压的控制就越理想,本组中,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的A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由此可见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药物治疗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合并症)来说,是一种经济、有效、方便、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防治方法。

    众所周知,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普通人群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和前提条件[9]。我们希望对每一个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继而影响一个家庭、周围人群,从而影响到一个社区。以提高居民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觉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21.

    [2]刘力生,龚兰生,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6.

    [3]彭晓露,梁万年,杜雪平,等.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3,6(2):135-136.

    [4]王丽萍,马林茂,张红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9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