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1762926
无锡地区875例学龄前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5日 张 健 强新晨 叶 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066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学龄前儿童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活性,为防治儿童佝偻病提供依据。方法:对875名0~6岁儿童应用BALP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875例受检儿童中,BALP≤200 U/L的正常者441人,占50.4%;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为49.6%,其中BALP在200~250 U/L范围内的维生素D缺乏状态者330人(37.7%),BALP≥250 U/L的佝偻病阳性患者104人(11.9%)。结论:我市地区学龄前儿童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儿童处于维生素D缺乏的亚临床状态,并且佝偻病阳性儿童仍占较大比例。

    [关键词] 佝偻病;骨碱性磷酸酶;儿童

    [中图分类号]R591.4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a)-138-02

    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指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所造成的代谢性骨骼疾病,表现为小儿骨骼发育迟缓、肌肉无力、骨骼畸形,同时可并发造血、消化、免疫等多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容易预防但经常被忽视的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状况,及早发现并干预以维护儿童的健康成长,笔者对875例无锡地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了BALP活性测定,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2007年3月~7月门诊和住院的875名学龄前儿童,其中,男517人,女358人,年龄0~6岁;1岁以下组360人,1岁组224人,2岁组90人,3岁组73人,4岁组45人,5~6岁组83人。

    1.2方法

    1.2.1 试剂及判定标准BALP试剂盒由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操作。测定结果共有6个半定量范围,参照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2]进行判定:BALP≤200 U/L为正常者;BALP在200~250 U/L为维生素D缺乏状态者,为可疑病例;BALP≥250 U/L为佝偻病患者。

    1.2.2 数据处理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

    见表1。

    875例受检儿童中,BALP≤200 U/L正常者441人,占50.4%;BALP在200~250 U/L维生素D缺乏状态者330人,占37.7%;BALP≥250 U/L佝偻病阳性患者104人,占11.9%。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为49.6%。

    2.2 各年龄组佝偻病阳性率差异分析

    由表1可知,1岁以下组佝偻病阳性率最高,5~6岁组最低,随年龄的增长小儿佝偻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χ2=58.41, P<0.01),同时,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χ2=107.32, P<0.01)。

    3讨论

    佝偻病主要是指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发育异常,目前已经肯定环境因素是佝偻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初期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若等出现明显的骨骼改变时再进行治疗,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而早期诊断、防治尤为重要。

    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会出现骨钙化不足、成骨细胞活跃、BALP活性上升的现象,BALP活性在佝偻病的生物学发病期即亚临床状态时出现升高,其改变先于影像变化,且其升高程度与佝偻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3,4],是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5]。

    本调查结果表明,无锡地区0~6岁儿童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为49.6%,佝偻病阳性率为11.9%。BALP活性测定结果提示处在维生素D缺乏的亚临床状态的儿童比率也较高,占37.7 %,表明我市有很大一部分儿童虽然没有出现佝偻病阳性体征,但是正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需要引起注意,加强防治。此外,通过对各年龄组儿童患病情况的分析发现,1岁以下组的佝偻病阳性率和BALP活性异常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9.7%和65.3%;而5~6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2%,该组86.75%的受检儿童处于正常水平,提示佝偻病防治的重点人群是1岁以内的儿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