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5、P16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
第1页 |
参见附件(1325KB,2页)。
张巍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P15、P16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1例宫颈癌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5、P16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理分级进行分析。结果:①P16和P15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14.63%、17.07%,明显低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100.00%,96.67%(χ2=8.834,P=0.003);②P16、P1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关,P16、P15蛋白在宫颈癌Ⅰ级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57%、28.57%,明显高于Ⅱ级的18.75%、12.50%(χ2=6.069,P=0.014);也高于Ⅲ级的9.09%、9.09%(χ2=7.86,P=0.005)。并且与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结论:P15、P16蛋白的表达缺失在子宫颈癌中同时存在,对于研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评估子宫颈癌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蛋白 P蛋白 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分类号】R737.33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1],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肿瘤抑制基因p15、p16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子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p15、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二者与宫颈癌的关系及临床病理
------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肿瘤抑制基因p15、p16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子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p15、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二者与宫颈癌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