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1956695
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7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姜晓君
第1页

    参见附件(1459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临床治疗对带状疱疹的疗效作用。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6.0%,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VAS评估疼痛疼程度经统计学分析,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拔罐和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关键词] 带状疱疹;梅花针叩刺,;拔罐;艾灸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08-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已取得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病例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拔罐、艾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2004年12月~2008年12月辽宁营口市站前区妇幼保健站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48.50±6.20)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7.96±5.38)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皮损出现之前常先有局部刺痛或烧灼感,可伴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皮损,排除肋间神经痛、冠心病、胆囊炎等误诊病种。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200 mg,5次/d,VitB1100 mg,VitB12 500 μg,肌注,1次/ d, 7 d为1个疗程。

    1.3.2治疗组采用梅花针扣刺治疗。依据患者发病部位选用合适的体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从疱疹的一端沿皮损区边缘取阿是穴向心性均匀轻叩,将病灶包围后稍重用力叩使皮损边缘充血,再用梅花针叩刺疱疹,将其刺破后,随即在叩刺处拔火罐,吸出少量水性分泌物及少量血液(留罐时间5 min)。起罐后,清洁消毒局部,再用艾条温灸10 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1.4.1综合疗效判定标准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发布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完成治疗,皮疹及伴随症状消失,水疱干涸结痂,或痂皮脱落,仅留表浅红色皮损或创面完全愈合,无疼痛后遗症。有效:皮疹消退30%以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皮损部分结痂。无效:皮疹皮疹消退不足30%,伴随症状未见改善,或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止治疗者。

    1.4.2疼痛缓解的标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2]:在记录纸上划一条10 cm 长的横线段,其左端为0写“无痛”,右端为10写“剧痛”,让患者在线段上面画一点表示当时的疼痛程度,即得出相应的VAS值。0~2分为优,3~4分为良,5~7分为可,8~10分为差。

    1.5统计学方法

    两组综合疗效采用Ridit分析;治疗前后VAS评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综合疗效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u=4.54,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12.533,P<0.01,说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更能有效缓解疼痛,VAS达到优。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x±s, 分)

    与对照组相比,*P<0.01

    3 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为“火带疮”、“缠腰火丹”,因其形似蛇,又名“蛇串疮”。蛇串疮是由于肝经郁热或脾经湿蕴兼感火热毒邪,导致湿热蕴结肌肤,气血凝滞,阻滞经络,壅塞不通而发为疼痛和疱疹[3]。中医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为原则。中医经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疼痛乃气血邪毒淤滞不通所致。《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梅花针叩刺作用于十二皮部, 能够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泻火解毒,通络止痛,祛腐生新,对防止后遗神经痛有较大作用[4]。明代李中梓《医学入门》云:“虚者灸之, 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表明灸法热邪外发,郁火内毒外达,有泻热解毒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使局部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提高免疫功能[5]。本文病例采用梅花针叩刺堵截则能迅速阻断对神经的损害,有效截断疱疹病毒继发感染和进一步蔓延,调和局部气血,使经脉气血得以疏通[6],再配以火罐和艾灸治疗从而收到温经通脉,清热、活血、止痛之效,大大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