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
第1页 |
参见附件(1323KB,2页)。
1 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松针中的木质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它们防止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可能是由激发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作用介导的,并能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此外,影响钙离子穿过血浆细胞膜也是可能的机制之一。然而,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物质基础是黄酮等多酚类化合物.而非之前所预期的大量存在于该植物中的木脂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王巍等从马尾松松针6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具有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Ⅱ)、阿魏酸(Ⅱ)和槲皮素。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3KB,2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导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