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1975076
120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DNA(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5日 钟伟明,郭 静,陈 俏
第1页

    参见附件(1165KB,2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肺部X线表现均不具特异性,故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实验室诊断方法有支原体分离培养、血冷凝集实验、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及PCR等方法。分离培养MP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但是其要求高且需要时间长,而且检出率低,难以被临床接受,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以往临床依赖血冷凝集试验进行诊断,但病程在1周以上才会有阳性结果,而且与其他感染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无法满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抗MP-IgM是机体受支原体感染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它于发病后1周左右可检出,10~20 d达高峰,12~16周转阴,易受以下因素影响。①患儿年龄: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在MP感染后抗体生成不足,影响检出率;②病程:MP-IgM发病后1周左右才开始上升,对于小于1周病程的易造成漏诊、误诊;③免疫功能状态:对于免疫低下患儿,其免疫反应低,IgM升高幅度很低,抗MP-IgM检出率低。因此,MP-IgM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

    PCR技术用于病原体的检测,其敏感性、稳定性是以往其他检测技术无法比拟的,但存在基因高效扩增造成增产物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的可能。1995年出现的以标记特异性荧光探针为特点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完全闭管式操作,大大减少了扩增物污染的机会,提高了检测特异性,并可对扩增物进行精确定量[9]。FQ-PCR技术巧妙地利用了PCR的DNA高效扩增、探针技术高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敏感性及定量分析的优点,解决了以上问题,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Q-PCR检测MP-DNA法既有利于早期诊断,又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MP-DNA检测,有利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赵顺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9-250.

    [2]Daxboeck F, Blacky A, Seidl R, et al. Diagnosis,treatment,and pro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childhood encephalitis: systematic review of 58 cases [J]. J Child Neurol,2004,19(11):865-871.

    [3]陆权,陆敏.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 22(4):241-243.

    [4]Liebeman D, Schlaeffer F, Lieberman D, et 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community-aquired pneumonia a review of 101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 [J]. Respiration,1996,63(5):261-266.

    [5]Samransamruajkit R, Jitchaiwat S, Wachirapaes W,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