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1975098
我院门诊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5日 王 瑛,霍玉竹


第1页

    参见附件(1306KB,2页)。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7~2009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和药品总销售金额都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需求量逐年增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我院主要降糖药物。

    [关键词]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用药频度

    [中图分类号] R9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b)-121-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它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正以每年7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1]。为了解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对2007~2009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调取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销售记录,按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进行分类统计,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并排序。

    1.2 方法

    口服降糖药分类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2]。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取自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http://www.whocc.No)提供的数据,对无规定的药品参照药品说明书结合临床实际应用采用其主要适应证剂量来确定。用药频度(DDDs)可反映药物的使用结构和动态变化,其值越大反映此类药的使用频率越高。DDDs=每个品种的年应用数量(片)×规格/DDD值。限定日费用(DDC)=某药的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DDC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求得购药金额和DDDs的排序比,排序比=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为1,表明同步较好,占有市场份额与药物应用频度均较高,兼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值<1,说明该药价格较贵,市场份额相对较大但应用频度较低,经济效益好于社会效益;比值>1则相反,说明在同类药中该药价格较便宜[3]。

    2 结果

    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见表1。

    表1 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

    由表1可见,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和药品总销售金额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007年的13.72%上升到2009年的14.43%,体现出糖尿病患者数量正逐年增加。

    各类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见表2。

    由表2可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我院主要口服降糖药物,连续3年销量领先,占我院口服降糖药物构成比60%以上。双胍类和磺酰脲类销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构成比居于第二、三位。促胰岛素分泌剂销量由2008年的4.46%上升至6.50%。

    各年度口服降糖药物的DDD值和日用药金额见表3。

    由表3可见,阿卡波糖(拜糖平)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连续3年列第一,且排序比为1。二甲双胍(格华止)的DDDs排序由2007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2008~2009年排序比为1,表明占有市场份额与药物应用频度同步较好。格列美脲(亚莫利)的DDDs排序由2007年的第十二位升至2009年的第五位。

    3 讨论

    我院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和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增加,原因与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量逐年增加有关。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我院主要口服降糖药物,连续3年销量领先,此类药物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吸收,因此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特点,且安全性高不导致低血糖现象发生,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4-5]。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因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量由2007年的133.73万元上升至2009年的203.11万元,增幅为51.9%。双胍类销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二甲双胍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其销量由2007年的27.57万元上升至2009年的51.03万元,增幅为85.1%。格列美脲是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效应可覆盖24 h,是真正可以每天只服1次的磺酰脲类药物,于早餐前即服或在进早餐时服,不必在餐前半小时服,患者依从性增加。由表3可以看出,拜糖平、格华止等合资企业生产的品种销量明显高于同一通用名称的国产药品销量,分析可能与合资药品质量稳定、不良反应少有关。

    从整体趋势来看,我院口服降糖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和磺酰脲类是我院主要口服降糖药物,近三年来由于严格执行沈阳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故限定日费用无明显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6KB,2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导报》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