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36523
450例村民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仲秀丽 陈静静 李 燕
第1页

    参见附件(2235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农村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50例45~80岁农村居民的颈动脉,观察颈动脉走行、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位置和形态,测量相关参数。结果:450例居民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228例,其中62例单纯内-中膜增厚,166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阳性率占50.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颈动脉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7(b)-22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走向、内膜厚度、斑块形成情况,能够准确评估管腔狭窄程度。本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探讨农村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以便临床进行早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笔者用1个月的时间,抽查怀柔区茶坞、庙城两个村落居民各225例,共计450例,其中男161例,女289例;年龄45~80岁,平均(56.0±7.8)岁。

    1.2 方法

    先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再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ALOCK SSD-4000SV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率为5.0~10 MHz线阵探头。使受检者取平卧位,颈下垫枕,头略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头转向检查侧的对侧。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置探头于锁骨上窝显示锁骨下动脉(SCA)起始处,再横断面探查颈总动脉(CCA)至分叉后,尽可能至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最高处,然后依次纵向探查CCA、ICA、ECA、及VA(椎动脉),观察血管走行、内膜是否光滑、有无斑块形成,进行测量及评估。检查VA时,先纵向显示CCA后,再向后外侧渐倾斜探头,便可清晰显示各段VA。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血流充盈状态。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RI、计算ICA与CCA流速比值)。VA频谱与ICA频谱相似,不同点是其流速较低(三峰递减型)[1]。据解剖特点、血流频谱特征等鉴别ICA、ECA。1.3 诊断标准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界定:颈总动脉IMT≥1.0 mm、分叉处IMT≥1.2mm定为内膜增厚;局限性IMT≥1.5 mm定为斑块[2]。评估狭窄程度采用面积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综合分析。颈动脉狭窄标准依据2003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分组检出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450例颈动脉筛查中,2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阳性率占50.7%,其中单纯IMT增厚62例,不同程度IMT增厚伴有斑块形成166例。166例斑块中:58例为多发斑块(≥3个),108例为单发斑块;86例为均质斑块,80例不均质斑块;117例斑块形态规则,49例形态不规则。228例颈动脉硬化病例中有6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颈内动脉闭塞1例(其内充满不均质回声,测不到血流信号及频谱),狭窄率在50%~69%有8例,余狭窄率<50%。另有6例右侧椎动脉内径偏窄,内径2.6~3.0 mm,血流信号充盈良好,左侧椎动脉内径代偿性增宽,视为先天性。

    2.1斑块分布特点

    228例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最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BIF)处,其次为CCA主干,再次为ICA起始处及主干,较少发生在ECA、SCA起始处。

    2.2 不同性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比较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不同性别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男、女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χ2=23.09,*P<0.01

    2.3 不同组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比较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从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脑卒中及每天吸烟、饮酒方面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每天吸烟、饮酒(白酒)组分别较其对应组颈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增高(P<0.05或P<0.01),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发病率在脑卒中组较非脑卒中组明显增高(P<0.01)。见表2。

    2.4 不同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

    见表3。

    3讨论

    对450例45~80岁居民颈动脉彩色多普勒筛查中,228例

    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占50.7%,发病率之高不容忽视。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多因素渐进性疾病,所以分析其致病因素及危害,达到有的放矢、减少病痛很有必要。

    3.1 年龄增长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受检者皆为随机抽查对象,随着年龄增长颈动脉硬化发病率逐渐增高,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筛查发现的患者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但危害是严重的。颈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是内膜类脂质沉积,进一步发展有斑块形成,血管内膜破坏,血小板聚集继而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栓子可进入颅内血管引起脑血栓[3]。因此颈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对颈动脉病变检出率高、经济、无创等优点,应广泛应用于农村中年以上人群颈动脉的筛查,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充分发挥社区医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服务职能。

    3.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每天吸烟与饮酒(白酒)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符合众多文献记载。450例筛查者中有350例超重者,占77.8%。针对这一现状,对存在上述因素的人群采取二级预防,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积极干预慢性病,严密监测及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预防颈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大力宣传颈动脉硬化的危害,宣传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阻止或延缓颈动脉硬化的发生。

    3.3 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本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脑卒中组较非脑卒中组明显增高(P<0.01)。颈部动脉疾病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引起脑卒中[4]。有报道显示临床上无症状的脑卒中发生率是有症状的4倍左右。对已存在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做好三级预防,依据病情综合分析,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有迹象表明颈部内膜剥脱术是预防脑卒中的最有效措施[4]。对患者要采取定期随访。3.4 性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男性颈动脉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能与男性生活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应酬多,大量饮酒、吸烟,休息时间不规律等)有关。因此男性要积极戒烟、限酒,劳逸结合,并把颈动脉彩超检查作为一项常规的体检项目。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使广大农村居民受益成为现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35KB,2页)